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鱼
说话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793
  • 关注人气:4,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24-12-18 00:21:32)
标签:

梅花三弄

刘立立导演

还珠格格

万人空巷

琼瑶剧

分类: 娱眼
琼瑶离世已有半月。
前几日的告别仪式星光熠熠,所有到场的人,都在悼念她,感谢她。
一直觉得琼瑶和金庸是作家里难得的好命:生前就拥有了巨大声名和财富,享有高寿;然而没想到——福禄寿考俱全的成功人士,会采用如此刚烈的方式,在无法阻挡躯体的衰老与病痛、不能自理之前,戛然而止这曾经精彩的一生。
在遗书里,她还温柔地劝说读者和年轻人不要效仿她,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以前读琼瑶时还常常笑话她喜欢用“震撼”这种夸张的词汇,但毫不夸张地说,读她的小说、看她的电视剧一直无感的我,反倒是她的告别给了我最大的震撼——年轻时不畏死,人越老越怕死,可是琼瑶,她还真的不怕死。
记得一个见过她的出版社编辑说,琼瑶无论何时,都是全妆,从没让外人见过素颜。在告别视频里,她身着红衣,妆容精致,体面从容得像去赴宴而不是赴死——也许正是因为她的自尊和自矜,让她无法接受不能控制的肉身和一天比一天不堪的晚年吧!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说起来也是缘分,我当记者后,第一次去剧组采访,就是到的琼瑶剧现场。——1993年早春《梅花三弄》在苏州开机,我在现场看了他们的开机仪式和拍摄,还约了导演刘立立女士(也是位很有故事的女性,以后有机会再写写)的专访。
晚上在刘立立的房间里聊着时,琼瑶正巧给她打来电话——她俩本来就是好闺蜜好朋友,刘立立甚至一直都有琼瑶的“御用导演”之称。刘导告诉她,有当地的记者在这里采访,琼瑶当即很有礼貌地让我接听电话,非常诚恳地表达了她对媒体的谢意。
她的声音不是想象中的紫薇,而是爽朗的小燕子,开怀大笑,神清气足。
印象很深的一次采访。
如今这两人都已离开。感慨万千。

如果你看过她的自传,会对她有全新的认识,她曾是一个命运跌宕,不被父母看重的孩子。抗战时期曾与日本兵正面遭遇差点全家覆灭,逃难时因为弟弟丢失,父母带着六岁的她跳河自杀过,也曾因为高考失利想过放弃生命。她的前几部作品是一手抱着大哭的孩子,一手执笔写成的,备尝艰辛。
随着时代的变迁,琼瑶的感情观成为了被玩梗的对象,但她文笔的感染力常在——她在言情小说里那是第一档的,不然也不会经久不衰。后来为了电视剧的需要,她对小说进行了大幅修改。她很有幽默感,想想小燕子的那些歪诗吧;而且她的电视剧商业化之路也是及其成功的,想想《还珠格格》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场景吧!琼瑶影视捧红了多少明星?至今没有哪个人哪个系列能和她匹敌。
琼瑶电影曾被称为“三厅电影”,意思是她场景局限在客厅餐厅舞厅,内容狭窄。但其实她的小说在爱情主题下,已经尽可能地触及了社会生活。比如原生家庭(《三朵花》),婚姻纠纷(《五朵玫瑰》),成名后的空虚(《风铃,风铃》),师生恋(《窗外》);以及今天的一些热门话题:家暴(《紫贝壳》),赌博(《在水一方》),代孕(《碧云天》)等等。
人本来是立体而复杂的。
如果没有时间看琼瑶小说,可以看看她的自传《我的故事》,她的人生其实比小说更加传奇。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