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安静是送给世界的礼物

标签:
不聚众不喧哗不晾晒万籁俱寂青烟袅袅享受与炫耀无关 |
分类: 自圆其说 |
那是一趟极其混乱的行程,北京人还沉浸在“后奥运”的松懈懒散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办得不顺利。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是我的生日。
这时我们的带队领导也死心了,不再去张罗收效甚微的“公务”了,宣布大家自由活动一天吧。
我遂一个人去了北京城南的光彩网球中心,那里是正在进行的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决赛——决战双方是安迪·罗迪克和杰瑞米·查迪。
坐上高高的看台,身边是陌生而热情的球迷,初秋北方的阳光已经变得柔软,风里残留着夏天的最后一丝暖意,在海潮般的欢呼声里,我喜欢的安迪·罗迪克夺冠——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回到酒店里,大概我脸上还有隐隐的笑意?同事很奇怪我的开心,“一个人乐的什么呢?”
这就是我习惯的“享乐方式”。一个人,不聚众,不喧哗,不晾晒。
还比我在“默默享乐”之路上走得更远的人。
比如日本导演黑泽明,平时很少吸烟,要吸烟时,却一定是找一个风景好的地方或是可以看星星的地方,一个人静悄悄地抽一根烟,苍茫夜空,轻烟袅袅,万籁俱寂……
一个台湾导演,忘了是名字是谁,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忙完后,骑一辆老旧自行车,带上一瓶红酒,慢慢骑到海边,在沙滩上静静坐下,残阳如血,白浪逐沙滩,背影拉得好长,一个人慢慢地喝掉红酒……然后骑上旧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回去。
有个同事擅长运营大型娱乐项目,他工作时像疯子般的投入,但当他一手策划的活动火树银花万众欢腾的时候,现场是找不到他的,不知道他呆在哪儿,仿佛所有的热闹与他无关。他的名言:制造热闹的人,是应该躲在热闹背后的。
看一位博友写到,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出门几天,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买张车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过几天,看看陌生的景色吃点当地食物,做做梦发发呆……回家后,容光焕发,好像“给自己充了电”。
……
任何热闹场面,但凡有了这样的收梢,生活才变得立体而意味深长起来。有些时刻,人就是只想自己一个人呆会儿,懂得享乐的人,好像都是默默无声的,并不需要与人分享?
虽然境界有差异,但我非常理解那些人的行为,并发自内心同意:真正的享乐,一定是默默安静的,与他人无关,与炫耀无关,更视人山人海为大忌,那些时间和精力的花费,有人看来匪夷所思,但懂的人自懂,它只与人内心深处的享乐相关。
金九银十,历来是商家的黄金季节,也是我熟悉的“媒体影响力”的黄金季节,看各类眼花缭乱的活动轮番出台,觉得享受吗?没有。只有疲惫。国庆长假期间,每个园林景点都是人满为患,问游客享受吗?没有。看人头而已。参加过很多可攀比“春晚”的大型豪华婚礼,硬是把一个私人事件整成了大众娱乐节目,享受吗?不存在的,每次出席,回家后都会耳鸣头疼好几天。
还是照自己的节奏活着吧。
默默生活,默默享乐。你的安静是送给世界的礼物。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