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也可以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

标签:
出名要趁早哑然失笑洗澡时爱唱歌的少年垂死自作聪明 |
分类: 自圆其说 |
单位有位前辈,从我认识他起,就听说他在跟老婆闹离婚。——并没有婚外恋之类狗血,纯粹就是因为“感情不和”。这感情不和的表现是,夫妻两人无论谈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永远不会有一致的时候,也不能容忍对方的不一致,于是吵架,摔锅砸碗大打出手,老婆带着女儿去娘家住了很久不回。然而这婚最终没离了,前几年这位前辈也在我们的欢送之下,退休了。
上周末我去家附近的公园跑步,看见这位前辈在打太极拳,精神很好,乐呵呵的,寒暄之间忽然披上衣服就要走,说,“老婆想吃鸡头米,去水产市场给她买点新鲜的。”我望着他的背影好一阵愣怔,哑然失笑。
是啊,自己年岁渐长,周围人的爱情故事也老了。许多年轻时候的怨偶,老年之后反而成为了亲密的伙伴和家人,尤其有了孙辈后,更齐心协力忙碌家务,接送上学放学,渐渐有了默契和理解,当年再怎么繁花似锦或者狼烟战火,终究化为灰烬,从灰烬上,开出新的花朵。
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而原谅开始的地方,爱便开始。
老,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
年轻时,我一直不大喜欢那些活得劲儿劲儿的人,觉得有什么可嘚瑟的呢。但我现在反而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无论你是贫富贵贱,也无论你是处在人生的低谷还是巅峰,胸中永远有一口真气不散,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越老越重要。
比如冯小刚。我不讨厌他的电影,但是一直讨厌他在电影外的许多行为。现在我倒是有点理解他了。对冯小刚来说,当导演也好,演电影也好,执导春晚也好,写书也好,或者对媒体开炮,跟观众开火,传绯闻也好,都不重要,那都是一部更大的电影的一部分,那部电影,叫生活。形式、题材、内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可劲折腾,用力捣鼓,一定要生活得尽可能的“多”,因为生活才是最大的电影,中途退场才是最大的耻辱。
很久不见他折腾了呢,这才是最大的新闻。
比如村上春树。他已73岁,进入通常意义上的老年,很多作家在这个年纪开始思考肉身的垂死,开始靠烟酒麻醉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作力,而我们的村上先生,分明还是那个“洗澡时爱唱歌的少年”;还是那个年年推出畅销书的作家,还是那个怕老婆的丈夫:“女人光火时,我只能严防死守,抵抗自然灾害……缩紧脑袋,心中想些不相干的事情,等待那蛮横的台风过去,再慢慢伸出脑袋小心观察四周,断定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于是回归自己的节奏,哼着小曲儿该干啥还干啥……”
这样的村上春树,一把年纪了还能如此高调地自作聪明,你估算一下他的心理年龄?
早年参加媒体团去欧洲工作时,有一位50多岁的香港记者,是全团年纪最大的人,常以“老人”自称。他只穿白T 黑裤,灰发蓬松,风度翩翩;他从不熬夜,“老人睡觉短么”,每天清晨六点就开始工作,当我们喝着咖啡开始一天的忙碌时,他已经完成了工作,去周围溜达一番并锻炼完毕……在慕尼黑下小雨的清晨,他走出公园又走进了人家的墓园,还告诉我们:“清晨的坟场实在美妙,人家的祖宗都还在睡觉呢,草丛上都是露珠,一边走一边看各式各样的墓志铭,有意思咯!”
大家都觉得他活得格外精彩,互相勉励:自己老了,也要像他那样。
张爱玲有言:出名要趁早。
年轻时,一直觉得这是一句叫人抓紧生命的警句;而我现在理解的意思却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会越活越放得下很多年轻时看重的东西,也就压根不想出名了。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