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囤积者的背后,都有绵长的痛苦

(2022-05-08 13:42:28)
标签:

心理阴影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囤货风波

自省

安全感

分类: 城市日记

前段时间,看到最多的是各种囤积者。

有风声出来“要封城了哟”……满城瞬间一片慌乱气息,像是世界末日要来临的绝境场景,商超各种货架的上方,是挤得颤颤巍巍的人头,所有人的灾难记忆都给激活了,不是买,而是抢……这之后,货架空空如也的照片开始在朋友圈疯转……很多段子也应运而生——“上海人在封城中等物资,苏州人在物资中等封城”,而且终究还是没等到哈。

话说回来,绝大多数奇怪的行为,多少都有过心理阴影。

小时候看过姜昆与唐杰忠的相声,里头有段台词:“不行,我着急呀。那醋,我打了一洗澡盆;那酱油,两水缸;豆油,十五桶;味精,两抽屉;五香面儿,一大衣柜;黄酱,一被窝!”

乍看很好笑,但当时的背景,是传闻物价要涨——真有盛夏抢棉衣棉被毛衣毛裤的,还有一个人买了五百盒火柴、一家人买了两百斤食盐的。

那时文革结束不久,物资匮乏的阴影还留在大家心里,一般人收入都不高,手头紧,遇到风吹草动,当然第一反应就是囤货,有人说:“我不是在囤东西,我囤的是安全感呀!”


每个囤积者的背后,都有绵长的痛苦


更小的时候,我已故的太外婆,她的床底下总藏着一缸米。别人来打砸搜,也搜不走,她觉得安全。每当被说起来,便是:“你们没吃过苦头!”是啊,她一辈子经过战乱,逃难,饥饿,对“没饭吃”最恐怖,床底下藏米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她去世为止。

中学同学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发配去青海劳动改造,多年后平反回家,家里人发现他总是在床底下塞满鞋子——各种各样的、新的旧的鞋子,原来父亲心里最痛苦的记忆就是:下雪天去田里干活,脚上没有鞋子穿,只好用破布裹着脚,冷得刺骨钻心。

这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的主人公很像:那个故事结尾,经历艰险的主人公犯了囤积病,习惯于在褥子底下藏饼干。

记得我还和同学争论过这个情节,同学说“这个人是对的。他当然要把饼干藏在褥子底下。照你讲,他是对失去食物发生精神上的恐惧,是精神病?不,他太有道理了。作者怎么可以这么讽刺这个人呢?”

同学认为杰克·伦敦“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他后来出了大名,肯定不愁吃的,他当然会叼着烟,轻松地写些嘲笑饥饿的故事。”

我说,杰克·伦敦丝毫也没有嘲笑饥饿,他写这些也是一种控诉啊。同学不耐烦:“怎不是嘲笑?把一个特别清楚饥饿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写成发了神经,我不喜欢。”但过些时候,同学见了我,又对我承认,“我后来琢磨了,还挺佩服他这样写的,嘲笑的背后,有社会原因。”

真的,我遇到过在飞机上紧紧捏着呕吐袋,还问我要不要用,不要她就也拿去了的人,我想,她那是真的经常晕机,呕吐有经验了;我还遇到过凡是看见高速公路休息区,必须停车上洗手间的人,他那是真的憋过,也憋怕了……每一个让人奇怪的习惯,背后大都藏着许多痛苦绵长的生活经历。

大概爱囤货的人呢,也都有这么一点前因。

最后,反思:自己如果真要囤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喜欢,钟爱。

比如,喜欢某一款沙龙香水,会把整个系列不管多少瓶都买齐。衣服也是,中意某个品牌某个款式,就买下它的所有颜色。原则上说,这是极大的浪费。香水只用固定的几种,衣服没穿完一半颜色,新款又上市了,且更加中意……可是不买心痒难耐,这也无关安全感,只是心里嘀咕:遇到喜欢的东西不容易哦,是缘分哦,不买岂不是错过……这么一嘀咕,到底还是买。

钟爱可留,浪费可耻。尤其是目睹了今春的囤货风波,自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意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