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奢侈的行走

(2022-04-03 13:37:12)
标签:

巴门的行走

走向更完美的人性

乘客

奇怪的大笑容

春去春来

分类: 那些书影人
奢侈的行走

我几乎对所有带着“修行”标签的书籍,都有排斥心理,对这本《巴门的行走》,曾经也是。

当然,排斥的并非作者本人,而是出版方跟风随流的营销手法。

这本书写的是:在五十岁生日那天,泰国清迈大学人文学系哲学教授巴门·潘赞,醍醐灌顶一般,把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都放下了。

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兜里也不带一分钱,从清迈步行前往南部的老家苏梅岛,历时六十六天,行程一千多公里,他终于走到苏梅岛,实现了“我要走回家乡去”的心愿。

然后,他把他行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写成了《巴门的行走》这本书,获得了2008年泰国国家图书奖,获奖的理由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用适当的行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这本书,其实是巴门写给在行走中遇到的“恩人们”的信,恩人太多,故事太长,于是信就写成了书。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朴素和挚诚,写出了人内心忽然绽放的美好。越走,他越感动,越走,他也越快乐。

对巴门来说,佛法,行走,本来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两部分,如今他将二者结合,把行走变成了一场“美丽的修行”,“吸气,迈右脚;呼气,迈左脚,每一步,有清风拂面,有花朵绽放。”

书中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断想和金句,比如:

选择行走,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因为我听到了来自心底的声音。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在行走中会越发坚强。只要行走,就可以与生命中的真相相遇。

身体迈出一步,是行走回家,精神迈出一步,是走向更完美的人性。

……

泰国的寺庙真多啊,他随时都能找到寺庙歇脚,吃粉蕉,喝辣汤,再来一杯咖啡。

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啊,途中偶遇的人,为他提供吃住,指路,不求回报。

幸亏是个哲学教授啊,心灵能量、佛学洗涤、哲学思考与人性震撼不时点缀,这本书的翻译不算很好,但读完还是沉浸在一种平和而满足的状态里,舒服。

我这个讲究现实的俗人,放下书,没有过多思考哲学和修行,想的只是,行走,对今天的人们来说,除了把它当做“锻炼身体”的手段之外,又何尝不是一种奢侈?

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安闲地、东张西望地、跟人谈笑风生地走路了?这个越来越大的城市空间,正让我们的脚步日渐枯萎。——点与点之间距离的遥远,逼得人望而却步,代之以轮胎和轨道,“人生脚步”一词,已经丧失了它的象征意义,因为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早就变成了匆匆忙忙的“乘客”。

况且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还被谋生的琐事束缚羁绊,哪有巴门教授那般率性洒脱呢?——时间表高悬头顶的每一天,把人争分夺秒直接打发去了各个环节的终端,仓促狼狈之间,何曾有暇抬头,留心过梧桐树稍上的一丝清风和嫩绿,更遑论想要在这个过程中移步换景、有感而发、长歌或行吟?

人的脚,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就会有“失足”感。走走看看,忽有所悟,才是正常的人生。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也希望以巴门这样平和且无忧的脚步,行走于街巷,行走于乡村,乃至行走于世间,别无他求。

……那天,巴门终于回到了家。他回来了,带着消瘦的身体、粗糙的肌肤回来了,但是他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那种笑容,应该就是佛家所说的、只有悟道之人才会有的“奇怪的大笑容”——“它保持着安静和慈悲。行走间,世界就像一个美梦,一个幻象,一滴正在蒸发的露水,一道一闪即逝的电光,一朵绽放的花。”

行走间,走过日子,也走过生命,春去春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