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初的卡尔维诺

(2021-12-26 13:36:52)
标签:

最后来的是乌鸦

树上的男爵

看不见的城市

寒冬夜行人

蛛巢小径

分类: 那些书影人

昨天收到了新书,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集《最后来的是乌鸦》。

脑中忽然闪过了:将近30年前,我是怎么开始阅读卡尔维诺的。

在一次困难的、需要奔波和等待的采访中,有位友邻媒体的同行和我谈到了他——那时候的记者们,在工作间隙,话题还会转到最近读些什么书上去,就像现在的记者们工作间隙,总是考虑不完房贷车贷、子女教育、业绩考核、年终奖金等等一样。

回想起来真是美好。

就是这位同行,和我谈起了卡尔维诺。

他建议我,一定要好好读卡尔维诺。他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这个意大利作家,也是一个媒体人。他说有一天深夜,他加班回家路过一个公用电话亭的时候,突然亭里的电话响了起来——他被那急切尖锐的铃声吓了一跳,继而好奇地想,什么人深更半夜会给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呢?他说,这种奇怪而固执的想像,就源于对卡尔维诺的阅读,这种细节,这份诡异,只有卡尔维诺才能惟妙惟肖又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他说起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马可瓦多》《看不见的城市》……他说的都是卡尔维诺。


最初的卡尔维诺 意大利布拉诺岛


很可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类阳春白雪的书,书店里压根就买不到。我灵机一动,利用刚刚在生活里冒头的网络,托人把网上能搜到的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打印了出来,厚厚的一叠纸,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卡尔维诺。可惜我没把那叠纸保留下来。

回到开头。如今看来,我对卡尔维诺的阅读是逆向的——当初读的《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都是他成名后的作品,而手里的这本《最后来的是乌鸦》,则是卡尔维诺写的第二本书。

二战期间,在被德国人占领近两年的时间里,卡尔维诺积极参加了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1947年他写出了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以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名声;然后就是《最后来的是乌鸦》。

评论家说,一个作家的第二本书,才是对他的最大考验。

那么,卡尔维诺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地推倒了考验新手的那堵墙。

“砰”的一声,枪声响了,但乌鸦并未坠落……背着步枪的孩子,和惊恐地目睹他那百发百中枪法的入侵的德国兵;被枪决路上幻想重获自由的游击队员;靠出租半小时床垫赚五十里拉的狡猾摩尔人;专注于舔奶油糕点而互相忘了对方的小偷与警察……书里既有魔幻故事,也有现实的游击队员的故事,就连战争也能成为童话故事的主题,格外鲜活又遥远。

三十个故事,也界定了卡尔维诺的世界:这里没有被愤怒感和厌倦感所污染,没有被战争冲突所激化,你能呼吸到最为纯净的空气;卡尔维诺笔下的小人物,平凡却勇敢,机智也狡黠,逆境中保持着乐观,寂寂无名却熠熠生辉,让人心疼也令人意外,具有卡尔维诺一贯的轻盈的气息。

是的,我一直觉得卡尔维诺的小说轻盈而幽默,虽然他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尤其喜欢书里《一个下午,亚当》和《最后来的是乌鸦》。在《最后来的是乌鸦》里,你可以腾空俯视伤口,也可以细品一颗子弹飞行时间里的排山倒海,真是尽显短篇之妙。

想起了读过的那些他成名后的现代主义作品——忽然发现,卡尔维诺,他是循着现实主义传统开始写作,后来才转向现代派的,所以他的作品非常好读,就像一个画家写生练习的功底很深厚,然后再转向现代派,他奇异的想像力,天才的表现力,方能随心所欲,毕加索即是如此。

我还由此明白,为什么许多现代派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那么晦涩难懂?这和他们没有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基础有关。只有脚踏实地的从现实主义走来的人,才能更有底气地挑战寓言、逻辑、结构、荒诞乃至魔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