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剧,越来越远离真实的民国

(2021-11-21 13:42:12)
标签: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见倾心

上海的早晨

金粉世家

情深缘起

分类: 娱眼

如今的民国剧真多呀。——基本上不同时段都有轮番播出,大概和这类题材的故事好糊弄、拍摄成本相对比较低、内容又容易过审有关吧。

但倘若你真的看,简直一场祸:不是被它的剧情和表演气乐,就是被它透出的轻浮和廉价激怒。

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民国剧从何时起,越来越远离真实的民国了呢?

这几年的民国剧,说实话,女主角的服饰都挺好看,看了叫人想去某宝找同款,但你又很清楚地知道:她们穿的是复古时装,不是真的民国装。

比如《光芒》中的蔡文静,与其说是民国阔太,不如说像从《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走出来的女主;主打民国服饰的《旗袍美探》,女主角也留着美国三四十年代流行的黛茜头;还有《情深缘起》,刘嘉玲和蒋欣的扮相怎么看都不对,曼璐过于华贵,曼桢也不够朴素,左右看不出这对姐妹花活得这么华丽优裕,有什么双双委身于有钱老男人的必要。

翻看民国老照片,尽管是黑白的,也能看出那时的人们较少穿着奇装异服。张爱玲在旗袍外面罩个颜色鲜艳的短袄,都被杨绛讥笑;她去印刷厂校审自己的书稿,印刷厂的工人都争相看她的奇装异服。——现在看看她这些衣服,无非是袖子宽些,颜色亮些,花朵大些。


民国剧,越来越远离真实的民国 这个季节意外看到的花


而我们影视剧中的民国人,比张爱玲穿得前卫多了,怎么从来没有路人围观的?

过去的民国剧,不是没有夸张服饰,但通常前提是与角色身份有关。例如李媛媛在《上海的早晨》饰演的三姨太,她的露肩礼服现在也能穿,在当时已经相当大胆;电影《知音》中张瑜有中西交融的大裙子和太阳帽,但因为她演的是名妓小凤仙;《围城》中的的苏文纨是标准官二代,然而她的服装色彩和风格是相当朴素的,从没有袒胸露背过,她常穿一件靛蓝旗袍,外罩白色开司米短衫。

现在的剧里,官家小姐不仅绫罗绸缎堆满一身,还穿得相当暴露,要知道,暴露的穿衣风格在民国是风月场所标配,良家女子如此打扮,是要被人引为笑谈的。

最近的《一见倾心》,更是被一声声的“少帅”笑到:男一是少帅,男二也是少帅,第二集出来俩男的还是少帅,弹幕吐槽:少帅是批发的吗?

北洋政府统帅泛滥,当时流行在表字后面加帅,是尊称。但如果加上别的字就是嘲弄了,比如张勋被人叫做辫帅,或者某大帅的小舅子被人叫做舅帅。少帅也是戏称,类似于衙内,很少有人当面这么叫。少帅代言人张学良平生就最讨厌别人叫他少帅,敢当面这么叫的杨宇霆被他枪毙了。

服装现代化,称呼搞笑化,建筑豪华化。去过上海的名人故居,会发现小洋楼内部普遍是较为幽暗的,地板颜色也较为深沉。宋mei龄 是当时中国最上层最奢华的女人,但她在庐山和台湾的故居,除了有当时先进的抽水马桶、浴缸之外,并无出奇之处,床铺家具说是极简也不为过,奢侈的只是士林官邸的植物园和玫瑰园。

但在我们的民国剧里,你看到的是欧洲皇宫般的穹顶,八九米的挑高,铺着红毯蜿蜒的楼梯,客厅可以随时开上百人的舞会。——当年《金粉世家》的家庭是北洋政府总理,布置了当时最豪华的景,但比起现在随便一个主角的家居,那个景都是寒酸到家了。

曾经琼瑶电影被称作三厅电影:客厅、餐厅、舞厅。民国剧何尝不是如此?百乐门、大上海是民国剧的背景标配,主人公一定生活在租界,小市民也衣着鲜亮,坐黄包车。当然主人公更多的是公子贵胄,即便剧情交代他们已经穷途末路,日常生活还是锦衣玉食;也只有民国剧才会“少帅”满地走,穷人比都市剧里还要稀罕。

这种全方位滤镜让不看历史的小朋友对民国产生了浪漫幻想,以为民国时期的人们整日就是穿着旗袍美裘谈谈情、跳跳舞,那是没瞧见他们挨饿挨鞭子的时候。负责任地说,真把他们扔到那个年代,他们人生的唯一奔头就是怎么再穿越回来,不信可以查查民国时代普通人的经济状况,饮食起居,人均寿命……

不说玩不了手机,现在有人受得了没有抽水马桶和空调的生活吗?

常识:现在永远比过去好,未来永远比现在强,除非遇到战争和地球毁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