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行业剧商战剧人物灰色调出神入化岁月若有若无的暧昧 |
分类: 娱眼 |
前阵子,周围追看《理想之城》的人不少,导致我一度觉得它是个大热剧,但收视数据却告诉我,它比同期的《扫黑风暴》和《逐梦蓝天》低了很多,是孙俪近年来收视最低的剧,而她的上一部剧《安家》,曾经是东方卫视年度收视冠军。
看完全剧的我表示,《理想之城》其实很不错,很有亮点。
它的人物是灰色调的,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聪明人却很多,基本覆盖职场中能遇到的所有阶层——把黑锅转嫁给下属的上司;挟私报复的公职人员;势利又江湖气的建筑业老板;跟风倒向的小职员;仗着老资格和人脉的公司财务和HR;黑社会高利贷公司;踢皮球高手总经济师;想取而代之的常务副总;老谋深算的董事长。
这其中的某些人,你应该在职场上也遇见过。
它隐含的信息很多。直到最后一集,你猜不到剧中人的抉择,他们完全不按电视剧的套路来。举例子:男主角夏明为了让总公司同意他们子公司的独立,布局了好几年,不惜利用女朋友,把公司做成资不抵债,实际上他藏匿了一块可转为商业的农业用地,油水丰厚;唯一的变数,是他无法预测苏筱会不会举报他。
厉害了。我觉得他们应该都读过兵书。
既然这么好,为什么收视差呢?这个剧的悖论在于:所有业内人士看自己行业的剧,都会很难受,觉得四不像,比如我最讨厌的就是媒体行业剧,斥之虚假可笑;而界外人士又觉得“造价师行业”距离遥远太枯燥,不像房产中介,或者医疗行业,大多数人生活里都会接触到。
还有不想看的原因,如下几条。
一、孙俪劝退。很多人吐槽她“丫头教”,她演二十几岁的苏筱,和真正二十出头的杨超越比,一眼看上去就不一样,装嫩实在累。更多人是对她的表演模式腻了,说她哭都是同一种表情。她演了太多相近的角色,从早年的杜鹃、到周莹、房似锦、苏筱,都是性格差不多的大女主;同样被看腻的还有男二于和伟,我就特别不想看他永远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态。
二、孙俪和赵又廷毫无CP感。有人说,一看他俩谈情说爱就想挡眼,想上厕所,我举双手同意。幸好只谈了几集就因为工作分手,不然真忍不到结局。但另一方面,谈恋爱太少的剧就是会流失爱看甜剧的观众群。因为光演职场争斗更不讨好,大家上班已经很累了,不想看更累的勾心斗角,除非是宫斗剧,那是另一种存在。
三、《理想之城》有点像已经消逝的一个剧种:商战剧。大概在三十年前,这种类型非常吃香,掀起过收视热潮,其中著名的有《外来妹》、《情满珠江》、《公关小姐》等等。剧中人也不怎么谈恋爱,他们更多精力在干事业上。外来妹和老板是若有若无的暧昧,手都没拉过;《情满珠江》里男女主角是一对离异夫妻,各自经营着厂子,事业绝对重于感情。
为什么那时讲商战讲行业规则的剧,收视就很好呢?那是因为时代环境吧。——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正是方兴未艾,人人都对“做生意”好奇憧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周围下海的“万元户”。现在已经很不同了,流行的是“考公”乃至“躺平”,谁要累死累活做实业?
那么,如果把公务员作为职业来展现,大家会不会爱看?会。但爱看的是某级别以上的反腐剧,而不是真的小公务员日常,哪怕你把人际关系剖析得出神入化,就像于和伟演过的另一部剧《岁月》,同样没人看。
上班的人,对别人的行业不感冒,对自己的更不感冒。忙碌挣钱晋升的人也不看剧,因为没时间。电视剧是艺术门类里,观赏门槛低而受众广泛的,这意味着它的观众不是很有耐心,很少带着知识和思考来看剧,大部分还是图个乐,没有乐子就没有动力。不夹杂男女感情、不婆婆妈妈、不世俗烟火就没人看——就像《安家》里非要给女主安排一个重男轻女歇斯底里的妈,俗不俗?俗,但是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