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启示录

标签:
地球人和三体人黑客帝国生存家族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叶公好龙 |
分类: 自圆其说 |
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人大概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从一开始的魔幻感,到觉得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状态,从前诱惑多多的热闹生活反而才像是《黑客帝国》里的幻境。
尤其是前些天看去世的李医生的微博,跟任何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会在微博上晒美食,会追星,会抱怨樱桃太贵了吃不起,我追过的《庆余年》他也喜欢……这让我想起一个月之前,我还在看旅行攻略,本来已经确定了二月中旬的突尼斯摩洛哥之行(单位鼓励在“淡季”用掉年假,而二月一般被认为是“全年最淡”,所有的项目都未启动,而前期方案种种在去年底都已经完成了),还在网购适合这个季节北非气候的护肤品。
平时,每天想得最多的几件事不过是:今天吃点什么呢?最近有些啥热点?手上的几个事情进展如何?家人都怎样了……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虽然我是厌倦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总想给自己找点刺激,所以我爱看末日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电视剧,甚至想过万一哪天“丧尸”爆发,我该如何自救。
直到前些日子,当整座城市真的变成一座空荡荡的寂静“死城”,当快递停送、公交停运,当我和家人开车很远终于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火锅店,老板抱歉地告诉我们,食材品种缺很多,只能有什么吃什么的时候;当我看到超市菜摊的上方人头攒动,店员说卖的都是库存,卖完就得等下一拨、而下一拨因为高速公路关闭不知何时才能到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从前我对“末日”的热爱只是“叶公好龙”。——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对当下现状接受得还算快,生活节奏和方式的转换也还算得心应手。
之前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叫《生存家族》,讲全世界突然停电,对整个社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主角一家人在停电后因为缺乏生存技能过得十分艰辛。电影是虚构的,可是我现在觉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凡事往最坏处去未雨绸缪,准没有错。
说起这场疫情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让我充分认识到人生的无常,而作为个体,不具备任何抵御突如其来动荡风险的能力,也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别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人和三体人没什么区别,前者不知道何时会遭遇瘟疫、地震、海啸、核泄漏和战乱,而后者不知道头顶的三个太阳何时会将他们的文明毁灭……
想起莫言的话(虽然我并不爱读他的书):“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瘟疫、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们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什么国家、民族、金钱、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
回想一个月前,还在考虑新年假期里有太多聚会,该如何逃脱,还在筹划去北非休假,哪些景点应该以何种方式去游览……久远得仿佛已经是上一辈子的事情。现在泡沫被戳破了,该睁开眼看看真实的世界——富足平稳的生活只是一瞬,动荡和未知也许才是常态。
是我焦虑,正如我有轻度的洁癖一样吗?据说焦虑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怕自己落后,怕被遗忘,怕跟不上趟儿。但是——我怎么觉得我的焦虑指向,恰恰是相反的?
我怕自己走得太快、更准确说是想得太快。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两句令我难忘的话。他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人在受苦的时候,看似是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其实不然。受苦的感觉,其实也标志着我们找到了痛苦的外在原因,也就给自己卸下了解决问题的责任。怪天怪地怪坏蛋,反正不能怪自己。——这种状态,你说和专注思考解决问题,哪个更容易?
还有后半句,承受不幸,反正也就是承受了,不需要再做任何努力了。而享受幸福,需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小心翼翼地随时平衡,当然更难。
所以,每当有事,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很快地忙乎起来,去做任何事情;而对思考问题症结和思考解决问题的人,反而横加指责:不出力也就罢了,还哔哔个啥呢?
可不是吗,可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