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它在复仇的尽头,默默等待你

(2018-03-12 13:17:47)
标签:

三块广告牌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江歌案

心存善念

与世界和解

分类: 那些书影人
一开始,听说这电影是讲“复仇”的,我兴趣不大,不太想去看。
米尔德里德,是一个美国小镇上失去了女儿的母亲。——这让人立刻联想起不久前的江歌妈妈,她们复仇的理由都那么相同——只因她们是母亲。
米尔德里德的女儿被奸杀,凶手七个月后还未落网,她便租下三块公路边的广告牌,在上面分别写着:惨遭奸杀;还没抓到凶手;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这是米尔德里德为女儿复仇的武器,却成为一颗点燃木柴的火星,让本来风平浪静的小镇成为一锅沸油。
米尔德里德是一个从多年家暴中逃脱、独自抚养两个儿女、女儿被奸杀找不到凶手的女人。经历这一切之后的她,强势、顽固、不讲理,也不可爱,甚至有点张牙舞爪。细想想,她生活中的哪一方面,不是需要这样才能坚持下来?如果她不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恐怕早已沉沦。
尤其是当威洛比警长患癌症死后,广告牌被人视为“凶器”,米尔德里德也从被人同情的受害者,变为众人口中的加害者,这个蛮横的女人,为了复仇一路趱行,最后会遇到什么?

它在复仇的尽头,默默等待你

社会就是这样,一开始同情受害者——直到受害者表现出了强硬。那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代入到受害人的处境当中。大家是看客,可以散发同情,但有限度,很容易就翻脸,认为受害人如此这般,就有点过分了噢。

米尔德里德并非性格粗暴。影片开始,在谈广告牌租赁的时候,她站在窗前,轻轻的把一只翻不了身的虫子翻了过来,她的神情是如此温柔而充满怜悯。

在广告牌前,她对着突然出现的小鹿说话,悲切入骨。一个哀痛绝望但不得不保持强悍的疲惫的母亲,让我的邻座顿时泣不成声。

警长忽然吐血,血喷到她脸上,她急忙跑出来呼叫医生,她的关切是真实的,由衷的。

她本良善柔弱,被丈夫家暴时,简直毫无还手之力。是生活逼迫她选择坚强,甚至用力过猛,谁也无法让她放弃,正如谁也无法劝慰在日本法庭哭泣的江歌母亲放下恩怨,往前走,谁也无法轻易地说出:“未来充满希望与光明,深情且温柔。”

复仇,是在舞台上被无数次翻演的剧目。

但《三块广告牌》并不想拘泥于“复仇”这一点,它更想做的是,如何让主人公在权力缺失,充满暴力与焦虑的背景下,将自身从绝望的悬崖拉回。不仅是米尔德里德,影片里的每个角色,都是如此偏执而不后悔、不认错、不妥协,他们彼此角力,互有输赢,出手越来越重,直到他们发现真正的对手并非彼此,而是那个他们永远也赢不了、却掌管了正义与真相的神。

它在复仇的尽头默默等待你。——等待你与自身和解,与这个无情又冰冷的世界和解。

很多细节:三封遗书,几个主要人物各自的命运,还有剧中的多次对话与肉搏……都是转折点,令米尔德里德心生宽容,在冷静中思考,不再任由复仇之火对自我焚烧。

《三块广告牌》没有淋漓的血肉模糊,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嚎;细腻的呈现,冷静的叙述,甚至时有幽默;它充满着政治不正确,充满着尖酸刻薄的言辞和愤怒的可怜人,充满着心存善念的混账;整个故事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人。它用每个角色的仇恨和愤怒去推进,竟意外地走到了有爱的地方。

结尾,米尔德里德开着车,坐在副驾上的,是之前视她为仇敌,如今放下警徽却仍然陪她踏上破案旅途的迪克森。看着无尽的公路前方,全片自始至终板着脸的她,粲然一笑。——当愤怒被释放后,人性舒展,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旅开始。仅凭这个笑容,我就知道,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非她莫属。

这条路将会伸向何方?他们能否找到并杀死真凶?……这些问题,就如二人最后的对白一样:也许我们可以在路上慢慢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