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也是一种表达

(2016-06-13 12:52:35)
标签:

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张中行负暄琐话

威尼斯日记

留白

贬义褒用

分类: 那些书影人

张中行先生一辈子低调,到了晚年却风行一时。

上世纪六十年代,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走红,书中的人物也随之家喻户晓。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供职的张中行,曾是杨沫的前夫,日子却开始不好过了,大家认为他就是小说中那个余永泽的原型,是自私落后庸俗的典型,他被这本书弄得灰头土脸。有人让他写文章给自己辩解一下,张中行说,人家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呢?

如此低调平和的人,到了晚年学问人格被世人赏识,誉之为国学大师。他的《负暄琐话》(即“晒太阳说闲话”之意)热销不衰, 季羡林称赞他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负暄琐话》的行文风格,很像老先生这个人,低调克制,仁厚谦逊。我看到的最有趣的评论是说,张中行的行文特点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呵呵。该说的话,往往戛然而止,那些“没用的废话”,絮絮叨叨简直停不下来;奇怪的是,读来也并不觉得烦;而那些“有用的话”,到了嘴边,偏又不说了,但读者也已“心知肚明”。这就是高手作文,始终留着空白,让人边读边填上,或者,可以借着他那些“闲笔”,揣摩出题外之意来。

还有一个擅长闲笔的是作家阿城。手边正有他1997年出版的散文集《威尼斯日记》。

常见的句式是:“这个店很小,楼梯上都摆的是书,有一个老人在角落里看书,游客们轰轰烈烈地从店前走过。”

“克雷莫纳的早晨很安静,钟声响亮,一只狗没有声音地跑过广场,一个男人穿过广场的时候,用手扶了一下帽子。”

“夜晚,人潮退出,独自走在小巷里,你才能感到一种窃窃私语,角落里的叹息。”

“猫像影子般的滑过去,或者静止不动。运河边的船互相撞击,好像古人在吵架。”

“经过商店拥挤的一段,两边橱窗里的服装模特儿微笑着等你走过去,她们好继续聊天。”

《威尼斯日记》也写人,只是白描,并没多少形容词。比如提到诗人芒克,他这样说,“1984年,中国开始经济改革时,我和芒克去秦皇岛谈生意,以为可以赚点钱,芒克一到海边就脱了鞋去海滩上跑。芒克漂亮,有俄国人血统,我躺在沙滩上看着美诗人兴奋地跑来跑去,想,如果我们能赚到钱的话,可能是老天爷的糊涂。”

……

尽是这些。至于威尼斯的沧桑,繁华,千古风流,你自己想去吧。

忽然想到,中国画也有一种“留白”的艺术,这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如果过满过实,构图会失去灵动与飘逸,有点空白,才给观赏者提供遐想和发挥的空间。

再想开去,甚至在家人、朋友,情侣之间,“空”也是必要的:把自己清空,留出倾听吸纳的“空间”;在人与人之间,留下必要的距离,不干扰对方的自我运作,保护他自处的空间。——就像园林中大片的湖水,使得亭台楼阁这种实体建筑,不那么淤堵和逼近。

每天,在微博、微信和各种平台上,都会产生大量的文字。我得经常警示自己:阅读要有环保精神,宁可少些,也不低质。写作时也告诫自己:字句在读者心中激起回响,是因为留足了空间,表达过度反而会拥堵。

空,也是一种表达。有个著名剧作家对他的学生传授创作要义,这样说“台下的人,必须要比台上的人,知道的更多”,就是说,必须要激发观众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艺术,不是制造一个科技产品塞给购买者,它是心与心的共振,在人的精神空间意骋神游。

 

题外话:“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其实是个“贬义褒用”的戏谑提法,指的只是一种文字技巧:题外有话、言外有意,看似离题万里,洋洋洒洒,实则是醉翁之意、借此言彼。但这种做法并不能扩展到一般的交往规则里去。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就跟这句话有关,引发的舆论风波至今尚未平息。当然,单就这句话,让考生尽情发挥诠释,说出自己的见解,本来也并无不可。但出题人在所给材料的最后还加了一句:“无话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什么意思?岂不把考生的思考发挥空间完全封死了?说实话我看到这个考题也是目瞪口呆,完全无从下笔。

江苏的考生们太可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