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行是一种美德

(2009-10-18 14:05:46)
标签:

快乐做人

心理教室

比佛利山的明星

跨界游走

露怯时光

分类: 自圆其说

我想,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如果想快乐做人,就有必要经常相互露点怯。比如我每个礼拜在报刊上写几篇自己的专栏文章,从来不跟文化人或媒体的熟人谈论此事,而会去告诉生意圈子里的朋友,他们会非常配合地露出满脸惊奇:咦,你是作家耶!换个领域和对像也是一样的道理。周围就有不少人喜欢请我吃饭,因为我不懂烹调,不知道这个那个菜系,只要有荤有素,就能嚼得津津有味,每个菜尝一口都会觉得好吃,引得满桌的人食欲大动(呵呵,倒像是一个“饭托”),最后每道菜都吃得盆底朝天,请客的主心里当然十分舒服。

所以,外行,也许常常是一种有意无意的美德。

侯跃文、石富宽的相声《乾隆再世》里有一个情节:一个人学书法,找了王羲之的字帖来临,学了几手之后就自己在宣纸上写成一幅,感觉不错,拿给谁评判呢?给隔壁卖冰棍的张奶奶。“张奶奶,您看这两幅字,哪个好啊?”张奶奶比较了半天:“要说好哇,那还是你这好——它个儿大!”哈。假如你的身边没有张奶奶,只有专家,大家谈书法,言必称颜真卿柳公权;论烹调,张口就是八大菜系满汉全席,不管做什么,都有人举给你看一个无法逾越的标杆,你肯定会活得生不如死,充满失败感。

曾经跟认识的一位心理医生惴惴地谈起这些心得,担心这种胡说八道会被他“心理辅导”一番,不料他听后抚掌大笑道,很好很好,达观开阔的人生境界啊!有虚心进取的底气,却表现为一种从容和宽松,你都可以到我的心理教室来讲课了!——神情很认真,不像是在讽刺我。

表扬之后,他还从理论的角度归纳提升:社交心理学认为,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很不喜欢自己处于劣势或曰弱势的地位,那么,你不经意间卖一个无伤大雅的破绽,或者坦然地表现对某个问题的外行,会令其他人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和轻松感,增进相互间的亲近和谐;而那些滴水不漏刀枪不入、对任何事情永远全知全晓、抱持苛求态度的“万宝全书”,也许真的很博学,但在生活中往往是最遭人厌恶的。

这就是了。想起杂志上看到的,居住在洛杉矶比佛利山的女明星们,也许都拿过奥斯卡,但彼此间的茶会上是从来不谈演技的,她们只说自己的育儿经和理财术,彼此享受的是幸福的“露怯时光”;也听说过国内有几位擅长写字的演艺界人士,自称“演员中,我字写得最好;书法界,我歌唱(戏演)得最好”,跨界游走,左右逢源,不也是因为到处都能收获大堆“张奶奶”的赞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