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视野|形成千古一心的文化传承!汉字的伟大智慧

(2023-10-27 08:46:41)

【导引】“美国人使用英文,他们无法读懂莎士比亚戏剧,甚至读一百多年前的马克吐温也没有把握;墨西哥人使用西班牙语,他们无法读懂一个自己祖先的玛雅字词,遑论理解玛雅文明内涵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够真正读懂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形成千古一心的文化传承……”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

汉字的伟大智慧

——邹天石

笔者作为一个研究玛雅文字的文化人,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汉字有多么伟大。《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是黄帝史官,从鸟兽足迹中悟出道理创造文字,也就是说文字起源于黄帝时期。

欧洲哲学的自我解体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玛雅文字和英文的发展历史,通过这种比较看到汉字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英文起源于欧洲古代拉丁文,拉丁文原本是古罗马帝国使用的文字,与古希腊文字有深厚渊源,而古希腊文字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古老拼音文字,这种文字的好处是容易上手学会,适合在多民族语言地区使用,坏处是十分依赖口语发音的准确程度,不同口音往往会产生另一种拼音文字,导致欧洲语言碎片化正是这种原因。

正是这种语言碎片化造成了欧洲基督教的不断裂变和分裂,最终导致了国家地缘政治的碎片化,各个都是小国寡民的“民粹主义实体国家”,经济上难以合作,文化上相互排斥,军事上你死我活,意识形态上貌合神离。

另外,西方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其根源在于基督教文明是基于希伯来人的虚构神本位基础上的宗教,欧洲文明由此发展而来,一旦基督教神本位被解构,那么所有欧洲意识形态形而上学统统土崩瓦解,欧洲白人优越论也就消亡殆尽。西方哲学是为了解构希伯来神学而发展起来的,也因为完成这个历史使命而自我解体!

与神灵沟通的玛雅文字

那么玛雅文字又是如何呢?大家知道中国陕西省有一种面食叫着piang piang 面,这个piang 字是由八个汉字构成的,这类汉字虽然数量很少,但却是民俗文化中少不了的点缀。

玛雅文字由八百多个这种“叠加复合符号”组成,这些符号背后都代表了某一位偶像神明,可见玛雅人是用神明角色思考的民族,这点上与印度教有类似之处。

玛雅人居住范围只有海南岛大小,这个地方的人都信奉同一套神话传说,好处是方便巫师们解释各种生活禁忌和准则,塑造民族独特性,坏处是很难推广应用,难以形成与时俱进的沟通能力,这是其致命弱点。

但是,这种文字具有一种独特优势,那就是让人进入“第五维思维空间”,也就是与神灵沟通的虚拟现实语境,超越了英语中单一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复活节岛文化都有类似的文字,后者至今无人可破译。

千古一心的文化承传

美国人使用英文,他们无法读懂莎士比亚戏剧,甚至读一百多年前的马克吐温也没有把握;墨西哥人使用西班牙语,他们无法读懂一个自己祖先的玛雅字词,遑论理解玛雅文明内涵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够真正读懂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形成千古一心的文化传承。

汉字是一种集中了拼音文字和神符文字两者优势的文字,通俗来讲就是既表音也表意,它既是语言文字也是艺术,能够非常顺畅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切换运用,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四维思维空间和五维思维空间都能切换的思维模式。

例如,西方基督教的能够虚构一个“上帝”意识存在,标识出地狱和天堂二元对立概念,但这只是一种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搭配,缺少多个时间维度的抽象概念,而汉字却能够表达出阴阳辩证思维能力,让人体验出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即永生,天下即天堂,万物皆相互效应,天人感应集于一身!

玛雅文字也具有这种五维空间思维方式,人神感应别具一格,可是他们的“神”太过复杂多变,这种多变性是巫师话语权的产物,最终导致这种文字走向灭亡。玛雅神学和哲学混淆成了巫术,其文明也因此走向了消亡。

西方文字难以弥补的缺憾感

在结束之前,我在此回答一位艺术爱好者的提问:西方为何兴起了观念艺术?答案是西方文字是拼音文字,只能表达空间和时间维度,不得不虚构一个思维“锚”,这个锚就是一神论概念。西方人一直苦于拼音文字的多变性和裂变模式,用一个思维锚作为思想标杆,形成了逻辑思维模式,但也因此陷入了时间思维的局限性中,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始终无法进入一种天人合一万物效应的境界。

于是,西方艺术家们只能从绘画艺术入手来理解和突破第五维思维能力,他们用各种具象物体来抽象出各种概念,如解构主义哲学大师德里达所言:“西方文化迷信语音的力量,却忽略了文字造型本身的力量和作用。”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恰恰是为了弥补这点缺陷,我们汉字使用者难以理解,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缺憾感。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上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天石先生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