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视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另一种消耗战?

(2023-10-25 09:26:40)

【导引】“中国建立强大内需市场并非只是应付面前经济压力,而是要把国民经济地缘分布做决定性转变,即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让华中地区为主轴,促使沿海地区经济比重向内陆地区转移,后卫变前锋,彻底把中国经济地缘与政治地缘战略契合起来,实现……”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

中国经济是否陷入另一种消耗战?

——邹天石

尽管最近中国GDP数据看似好转,但股市跌破了三千点心理关口,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反思。相比之下,美国GDP增长虽然逊于中国,但消费增长依然热络,消费者预期依然看好,于是经济学界就此展开了对比。

实体经济增长无法拉动消费预期

为何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无法拉动相应的消费预期?

一、中国产业腾笼换鸟过程遇到的瓶颈。虽然最近华为手机和中国新能源汽车板块有所突破,但这些技术突破尚未形成广泛市场效益,如同一锅等待煮熟的饭,看到的是泡沫,看不到的是米饭,市场消费欲望不高。

二、美元加息升值,人民币相应贬值,造成中国名义GDP以美元计算估值偏低。海外市场销售低落,脱钩逐步形成势头,出口拉动经济的时代已经过时,中国内需市场缺少根本性扭转驱动力,各种刺激政策虽然陆续出现,但如同撒豆用兵,看似热闹,实则空洞,如同普京挥师基辅,每处都是小部队,每处都是交通堵塞,战线淅淅沥沥,决战变成了消耗战。

三、国内舆论场上一直存在两种误判,一是认为美联储会经不起压力不得不很快降息,二是认为中国放水必须等到美联储降息之后,可是实际上美国面对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风险,加上产业回流造成的通胀压力,既是停止加息也不会很快降息,即使降息也只会很小幅度,把中国放水时间与美国减息硬挂钩并非合理选择。

形成由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活力

中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非美国虚拟经济可以相比,美国由于实体经济规模要小的多,主要矛盾是产能不足而非产能过剩,中国实体经济却是今天比昨天更加产能过剩;美国往股市里投放一美元就能获得两美元乘数效应,中国投放两人民币到基建只能产生不到一人民币乘数效应.

美国经济增长随产随消费,中国经济增长相当部分变成了沉淀成本。这种情况如同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与古希腊建造战舰相互比赛GDP增长速度,前者GDP增长陷入死循坏,后者则可以掌握地缘政治主动权。

中国建立强大内需市场并非只是应付面前经济压力,而是要把国民经济地缘分布做决定性转变,即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让华中地区为主轴,促使沿海地区经济比重向内陆地区转移,后卫变前锋,彻底把中国经济地缘与政治地缘战略契合起来,实现欧亚大陆市场核心区域建设宏大目标,由此摆脱美元霸权的主宰与美国离岸平衡手战略的地缘政治牵制。

鉴于这种考虑,有必要出台大规模国家指引下的地方消债和减债政策,针对个别穷困省份提供有时限的消费券,以此带动沿海地区调转船头朝内陆地区投资与促销,形成由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活力。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上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天石先生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