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随笔|感觉自己是个拓荒者!

【导引】“所有的拓荒者都具有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屈辱中施展抱负,就像君子兰——光泽浓绿、浑厚大方、不屈不挠、不骄不躁,具有君子之风。知天命了,更加毫不讳言:我向往拓荒者,自认为是其中的一员。”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我的南国随笔。
我就是一个拓荒者
——孙雨果
“有能力、独立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大部分时间会略显孤单,但很少感到孤独……”必须承认,人都会有孤独感人的,只是其所占生命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人后半生,甚至终生都倍感孤独,并倍受煎熬,而有的人只是回眸一瞬,就让其随风而去……
在一场燥热、忙碌的两三个月内,一瞬又一瞬有好几次,也理解了小脾气又小心脏的这个小家伙(备注:个人养得叫“芝麻糊”的垂耳兔)好几次,但也忍不住荒唐的自问:光理解、谅解别人了,谁理解我捏?不过,转瞬,自嘲了一番:搞思想的咋还在乎起搬砖的啥看法啦?搬砖的一会不干就没着没落,认为你不务实——整天瞎歪歪个啥!搞思想的就多多理解没着没落的,中不中?!
当我从莽莽草原深入内地,在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有多远走多远”的走遍中国中,“走多远写多远”开始仅为乐趣——纯属写着玩的,没想到后来成为了习惯。而在这种乐趣驱动的前行不懈的懵懵懂懂中,开始仅为摆脱某种羁绊——比如小农、小市侩的,后来才知晓是为了某种自由——努力获得财务自由进而赢取精神上的彻底独立。
再后来,也就是十年前卖掉北京的首套房,搬到两个人都喜欢的大运河东岸时,妻收拾老房子时恋恋不舍的说:“我们到哪里——哪里就会旺起来,又要当拓荒者了……”。随后没几年,市委市府搬到了新家的对面,那个时候,已走遍中国的我突然有了“拓荒者”的清晰意识。
“向往、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为之做点什么,当然也包括付出,乃至牺牲……”再后来,无论在南宁、北海、桂林两个人一起,还是孤身一人再回草原,面对一些没着没落,甚至根本不知魂归何处者“是不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之嚼舌头,妻习惯性的念叨着“拓荒”,我则多了“是否适宜、值得(拓荒)”之审视。
如今,偶尔看到晚辈们发来的老家大院红砖墙外挺拔起来的小白杨照片(十年前顶着很多人“这有啥用”的质疑,乃至阻力种上的),再看看运河东岸、北海、桂林工作室的布置图,免不了为疫情所限很久没过去一声叹息,但每天所见的葱翠的君子兰、竹子,甚至刚插枝两个月的太阳花就盛开了,对于“拓荒者”这个身份愈发认同,也愈发有了成就感。
“拓荒不仅指自然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包括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拓荒——铲除荒草、向阳而生。”事实上,所有的拓荒者都具有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屈辱中施展抱负,就像君子兰——光泽浓绿、浑厚大方、不屈不挠、不骄不躁,具有君子之风。知天命了,更加毫不讳言:我向往拓荒者,自认为是其中的一员。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