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比280分的高考成绩更该让人苦恼的

(2013-07-08 09:38:33)
标签:

大学教师女儿

高考280分

苦恼

做人

杂谈

分类: 杂谈

 最近网上有一篇关于高考成绩的报道,题目叫《大学教师花5万请老师给女儿补课 女儿高考280分》,该报道讲的是一位大学教师因为女儿高考考了280分的低分,为此很苦恼,于是写了一篇《高考低分家长的心里话》,写完后打电话给一个媒体,希望将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该报记者对此位家长和女儿进行了采访,并且将采访报道发在网上。

看了这个报道,第一感觉是半信半疑,原因在于目前的媒体报道因为各种原因,虚假的新闻报道和爆料层出不穷,让我们这些看报道的人不得不静待静默,谨慎对待这样的报道,因此,该报道已经出现了好几天,但是一直没有对此报道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不断地看这个报道,仔细的揣摩这篇报道里反映的问题,直到今天才想对此说几句,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该报道如果是真实的基础上。

高考考了280分,这个成绩在这位大学教师看来是低分,那就可以说明不是江苏的考生,因为江苏高考的满分是480分,如果是江苏的考生,考了280分虽然不够本一甚至本二,但是应该够上本三的,绝对说是低分有点说不过去,而且依据目前的小道消息,大学教师都会有本校的招生指标,可以特招低分考生的,难道说这是假的?新闻中看,可以知道是河南的,280分确实是低分,因为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包括河南),高考的满分都是750分(另外有几个特殊的,除了江苏的480分,海南是900分,浙江是810分,上海是600分),曾经有教授说过“高考低于370分就不该上大学”的言论,如今大学教师的女儿考了280分,那就更加不该上大学了,作为大学教师感到苦恼也是正常的反应。。

高考考了280分,这个成绩在全国不是最低,比这个分数低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多的家长虽然心里不会好受,但是不会将此以如此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学教师为什么要说出这么多的“心里话”呢?原因大概会有以下几个:一是其他家长没有大学教师的水平,虽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来,更不可能一挥而就的写出这样的文章,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读书学习有时很枯燥,然而这正是你们努力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将来可以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还可以读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名言警句,是很多的考生家长想不到、说不出的;二是其他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了解透彻,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水平,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几斤几两,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考了280分,或许还会感到惊喜呢;其三是该大学教师心里觉得自己是大学教师,自己的女儿也不应该差,因此考了280分就是一个令自己苦恼的成绩,这或许就是“龙生龙,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的意识作怪吧。

对于这个报道,网上有很多评论,有针对作为大学教师的父亲的,有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的,也有谩骂的,在此不想重复别人的观点,想就记者采访中女儿的一番高论说几句:

   报道中的女儿既然是参加高考的人,年龄应该在17、8岁,这个时代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说是见多识广,作为大学教师的孩子,懂的就更多了,因此说出的话,发表的言论也与众不同,这个结论从采访报道中很容易能够得出。

“除了上学,就是补课,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我也觉得很辛苦。我也想学习好,可就是学不好,学不进去,赶不上好同学,我有什么办法?谁让他们偏偏生我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不生个天生会学习的?”

    父母,特别是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是天地可鉴,于是尽自己的可能想让孩子多学习、学好习,结果却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为孩子呢,成绩不好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也想学习好,可就是学不好,学不进去,赶不上好同学,我有什么办法?”。确实的,学习不是别的,不是说想学就一定能学好的,学不好也不是罪无可恕的事情,但是作为学生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如果真的没有办法那也没有关系,尽力就行,只是自己尽力了吗?接下来的话就很有问题了,女儿说“谁让他们偏偏生我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不生个天生会学习的?”,如果可以选择生个什么样的孩子的话,或许报道中做父亲的真的会考虑的,而且会不会学习是天生的?学习是一种自觉地行为而不是自发的行为,孩子有天生会吃奶的能力,没有天生会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个女孩认为自己是天生不会学习的,有了这样的想法,怎么会尽力学习呢?

“QQ、短信、微信,都是同学、朋友间的正常交流方式啊。”阳阳说,“再说,学不下去,看看电影不也正常吗?大人们不去电影院?为什么大人想打麻将就打麻将,想喝酒就喝酒,学生只能整天捧着书?”

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交流,可是上课期间做这些事情是正常的交流吗?我们不是要求学生上课就要正襟危坐,但是这些交流方式出现在课堂究竟是不是合适呢?人的行为是否正确与行为发生的场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分场合的行为往往是不恰当的行为。看电影是人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但是大人看电影是在上班的时间看的吗?不分时间的行为往往也是不恰当的行为。大人打麻将和喝酒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所有的行为的,不分角色的行为往往也是不恰当的行为。这个女孩说的这些行为放在某些场合、某些时间和某些人身上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发生在学生课堂上正在上课的时候,那就是不恰当的行为。

 “谁说我早恋?就是讨厌家长像特务似的监督我们。就是心里有一点好感、一点点喜欢,有什么?又没说我们现在就结婚。就是有点情不自禁,怎么了?成人不还有婚外恋,还出轨吗?我们也在克制自己的。”

早恋的问题,没有家长能够坦然待之的,其实男女同学之间不是接触多点、有点好感就是恋爱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现实中没有一个学生承认自己恋爱的,哪怕是很多已经发生了性关系,甚至是怀孕的情况,也没有老实承认是早恋。在这个报道中,我并不认同家长的观点,但是更不认可女儿的说法。那就是“成人不还有婚外恋,还出轨吗?”,对于这句话,且不说能不能放在一起类比,即使是可以类比,我也想问问这个女生,别人做了的事情,你就可以做吗?因为社会上存在的行为并不都是正确的,人应该有起码的是非观。

通过上述的言论,可以看出报道中的女儿具有这样的特点:很会讲理,所有的事情都说的头头是道,压根不管对错(其实她自己认为自己说的都是道理);会找原因,但是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原因;喜欢攀比,所有的攀比都是成人能做自己就可以做,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不是成人,只是学生。所以,大学教师苦恼的不应仅仅是高考的成绩,更要注意的是女儿的“三观”,成绩可能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三观则会影响一辈子做人。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一个人承担的角色很多,在如此多人的世界里要想让世界有秩序,每一个人都该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出符合自己角色的行为。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个体,但是仅仅突出自己的独立则会影响到别人。生活是由别人生下来自己活下去,不能为别人生活,但是要对自己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