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百科
(2022-06-16 14:47:51)
赵丰
所属类别
基本信息
中文名:赵丰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15日
性别:男
民族:汉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祖籍:河南省温县番田乡大金香村
出生地: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
主要成就:哲学随笔、生态散文写作
目录 |
1人物经历 2主要作品 |
3创作特色 4主要奖项 |
6 |
1980年到1987年在户县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员,期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并在《延河》《长安》《山丹》《百花园》《小小说》《秦都》《陕西日报》等发表文学作品,1987年获西安市第二批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称号。
1987年11月调入户县审计局工作,1988年12月调入户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办公室副主任。1988年创办终南文学社,任秘书长,1992年获陕西省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在《延河》《百花园》《海燕》《鸿雁》《百花》《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洛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
1996年7月起,先后在任户县广播电视局、体育局、文化局任职,2005年12月当选户县文联主席,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创办《谷雨》文学期刊,任主编。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文学报》《书屋》《散文选刊》《散文百家》《中国铁路文艺》《中国绿色时报》《青年文摘》《鸭绿江》《安徽文学》《山东文学》《福建文学》《湖南文学》《雨花》《飞天》《四川文学》《延河》《青海湖》《百花洲》《北方文学》《海燕都市美文》《红豆》《岁月》《黄河文学》《鹿鸣》《牡丹》《躬耕》《雪莲》《佛山文艺》《今晚报》《羊城晚报》《人民铁道报》《中国环境资源报》《中国审计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
2012年起,先后创办《画乡文化》《终南山》文学期刊,任主编。
2020年1月10日,赵丰文学馆在西安市鄠邑区对外开放。
主要作品
散文作品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1998年 |
《拒绝阳光》 |
2011年 |
《孤独无疆》 |
2000年 |
《走进心灵的沼泽地》 |
2013年 |
《思想者的彼岸》 |
2004年 |
《打开记忆之门》 |
2015年 |
《禅与物》 |
2008年 |
《秋天备忘录》 |
2015年 |
《哲学的慰藉》 |
2011年 |
《声音与物象》 |
2019年 |
《河流记》 |
2019年 |
《思想者的旅行》 |
2021年 |
《路上的风景》 |
小说作品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1993年 |
《雨巷》 |
1994年 |
《夏天的故事》 |
1998年 |
《龟城》 |
2012年 |
《小城文化人》 |
创作特色
1,艺术方式独特的哲学随笔
运用创造性思维形象化地表现感悟,是赵丰散文的显著特征。他的散文在立意上独辟蹊径,运用哲理性的思维方式、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叙述事物,使得事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时空交错、纵横自如的新天地。他的见诸于国内文学期刊的有关西方哲人的随笔,是与思想家的审美对话过程,其构思的新颖和行文的自由,开创了思想随笔的另一种写法,完成了哲学与文学的完美对接。赵丰不仅仅是在描述西方思想家,更注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将自己和所要描写的哲学家置于一个时空平台上。如此的构想,是思想随笔类散文全新的尝试和艺术探索。
2,内涵丰富深邃的散文美学
赵丰的散文美学,以“生命体验”与“精神境界”为选材支点,以“生命哲学”为表现手法,以自然物象为审美取向和美学境界之追求,将广阔的自然万象、生命体验与哲学、美学、文学糅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崇高的境界,构成了自成一家的美学建构。在他的笔下,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深邃的玄理思考,富于弹性和张力的语言凝结在一起,既告别了内涵的浅白,也远离了表层的晦涩,展示了现代个体“丰富而痛苦”的生命存在。
以哲学观照生命,以精神辐射万物,是赵丰散文最具魅力的艺术呈现。文采飞扬、思维敏捷、语境如诗似画见长,语言浅柔而意境爽朗,淡雅剔透又抒情灵动。静态与动态、画面与叙事的巧妙结合,使得作品的意境宽广深邃。他的文字形成了明丽柔和的诸如光与色的意象,以淡雅剔透、抒情灵动、轻柔温存的文字意境抒发对散文美学的追求。
3,禅意毕现的叙事散文
赵丰的叙事散文追求一种禅意境界,在真实的自然物象和人生体验中,寻求一种高于自然、超越人生的艺术氛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浓缩着某种禅意。在赵丰的散文里,禅所呈现出的是自然物象给予人的审美体验。在他的笔下,四季的春夏秋冬,日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禅的意象。他用文章来发现禅意,表达禅意,是从而显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和写作方式,为读者开辟和拓展出无限丰富的联想和审美空间。
4,创意新颖的写景散文
赵丰的游记散文,叙述的本体常常不在于景物,而在于哲思。景物在他面前常常一晃,就让他生发出无穷的感慨和联想,进而延伸到思想的领域和人文的思考。他的创造性在于:自然的物,只有具备了意识的作用,融入人的情感和审美理念,才能构成“景”。在这个基调上,所谓的风景原本只不过是自然的物,再美好的景物,如果离开人的审美思维和目光,那就无法达到审美的愉悦。因此,他的写景散文,融入的是与景物相得益彰的思想火花,与景物身心交融的情感表述,无疑提升了自然景物的美学意义和审美内涵。他以开阔的胸襟,诗意的想象描写了所到之处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审美空间。他的笔下,山水胜景迭出,而其禅悟仿佛汨汨溪流,清新透亮,腾跃流转,而相伴着的,是他源源不断的遐思和人文关怀。山水人文之间,融合着作者逼真的情感,透射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他的文字杜绝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浅层次写作,为风景类散文随笔的写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主要奖项
1,图书奖
《夏天的故事》(短篇小说集)西安市第七届文学奖(1994年)
《龟城》(长篇小说)陕西省群华文学艺术作品奖、西安市第八届文学奖(2000年)
《声音与物象》(散文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2012年)
《孤独无疆》(散文集)第三届柳青文学奖(2012)
《思想者的彼岸》(散文集)陕西年度文学奖(2013年)
《哲学的慰藉》(散文集)首届东方文艺奖图书奖(2019年)
《河流记》(散文集)首届吴伯箫散文奖(2020年)
《思想者的旅行》(散文集)第三届丝路散文奖(2021年)
2,单篇作品奖
《声音》:《中国作家》金秋之旅笔会二等奖
《刺破思想的野草》:“我读鲁迅”全国征文三等奖
《放风筝的男孩》:
《凝固的岁月烟云》:“大足石刻杯”全国征文三等奖
《拥抱观音山》:
《宜兴风景线》:
《澳门的莲花境界》:
《最后一个背影》:
《会思想的苇草》:“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征文二等奖
《壶关大峡谷风景线》:“壶关大峡谷杯”全球华文太行散文奖三等奖
《鸷山,桃花源的境界》:鸷山桃花源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二等奖
《相约武当山》:“游客心中的仙山武当”大赛三等奖
《黄叶,缠绵的生命情怀》:首届张之洞文学奖金奖
《聆听鸟语》:《北京文学》2020年年度优秀散文作品
《泥土颂》:
《澳门,莲的境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
《散淡的村庄》:全国鄱阳湖文学陶渊明散文大赛陶渊明散文奖
《蓬莱,灵魂的漂泊》:第二届华成杯吴伯箫散文奖全国散文新作品大赛二等奖
《围城絮语》:“阅读成长”——书香羊城广州市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书征文三等奖
《西塘,雕琢的细节》:第四届“禾泽都林杯”诗歌散文大赛散文类三等奖
《品味韶关》:2015——2016年度庄逢时海内外散文奖、第五届“珠江情”征文比赛二等奖
《秋天:节气里的关键词》:安徽文学第二届年度期刊文学奖三等奖
《为万民立命,为真理捐躯》:“阳光下的风”主题征文(原创作品)大赛三等奖
《碾儿庄物语》:2017年《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
《西出阳关无故人》
《荷的境界》:“金湖植莲杯”全国散文大赛征文二等奖
《孤独的行者》:第五届“我的读书故事(赵州桥杯)”征文二等奖
《渭水若禅》:“美丽的渭河”水文化有奖征文一等奖
《泥土颂》:2015年度红豆文学奖
《秦岭鸟语》:“美丽秦岭我的家”创作大赛一等奖
《关于一只猫的亲情博弈》:2017年《攀枝花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
《碾儿庄的泥土》: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征文二等奖
《夏雨》
《澳门,莲的境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征文大赛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