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界婺源》刊《东方商旅》2022年5期

(2022-05-07 18:05:55)
《禅界婺源》刊《东方商旅》2022年5期

《禅界婺源》刊《东方商旅》2022年5期
《禅界婺源》刊《东方商旅》2022年5期

禅界婺源

赵丰

 

听江西的朋友说,婺源是禅界,于是对婺源有了浓厚的兴致。

那个“婺”,查了字典方知读音。每去一个地方,我总是习惯先翻阅一些资料,这样就减少了许多的盲目性。看过资料,我才知道,婺源位于江西上饶的北部,为古徽州府所辖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让我惊喜的是,理学家朱熹便是婺源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的原籍在这里,还有武侠小说家金庸,其祖籍也在此。他们的血脉,与婺源无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去年十月的一天,冲着那个禅字,我怀着新奇、探秘之心来到了婺源。

先去了西线的鸳鸯湖。在我看来,它是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浓缩。环境幽雅,山林青翠,湖水碧玉。正值秋末冬初,视野里盛满鸳鸯的影子。鸳鸯,这个与中国文化有着情感渊源的鸟,演绎着最美的风景。它们或是成双成对,或是携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湖水和鸳鸯的组合,符合我的追寻与想象,足以安放我这颗因为世俗而浮躁的心。

文公山。这是一个儒雅的名字,其得名也许与朱文公有关。果然,山上就有朱熹的祖墓。山间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有金猫、鹿、锦鸡在其中出没。金猫、鹿未见其踪,只是看见了锦鸡的影子,在我的凝视下扑棱着美丽的翅膀。昨晚像是落过一场雨。雨过初霁,在斑驳的光影中,树叶抖动,锦鸡变幻,溪水潺潺,风声沙沙。诸种声音相和,仿佛禅音的抖动。山间白云聚首,飘渺如梦。梦幻的感觉,是生命里的禅意。

密林幽谷之中,云霞经久不散,令朱熹的祖墓和他亲手栽下的杉树若隐若现。据说杉树有二十四棵,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只剩下我眼前的十六棵。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它们心念止绝,私欲尽断。它苍老的皱褶,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它的内心,一定深藏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面对它,我叹息着人生命的短暂。在我的凝视中,它静穆无言。无言,便是最好的禅意了。

文公山的氧气极好。十万亩天然阔叶林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听说,树木释放出来的芬多精 吸入人体后可降低血压,杀灭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病原体。于是,我张开嘴巴大口呼吸,以图减去中年之后身体里的疾病,延年益寿。我站着,敞开双臂,挺起胸膛,张大嘴巴,呼进,在胸中停顿片刻,又徐徐吐出。呼吸,是人生存的方式。我置身于文公山,仿佛就是为了呼吸禅气。文公山幽深、清纯的禅气,为我抹去心中的尘埃。平常的日子,我常到山间漫步小住,其渺小的一生,注定与山水有源。我认为,山水之气,多有灵感。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于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思想,一种欲念,一种感受。

呼吸之间,忽见一古驿道,曲径通幽的伸向山的深处。行走不远,又见群山环抱、碧水连天、湖光涟漪的文公湖。对水的感应,是我生命体中的细节。碧水、青山、凉亭、碑廊、楼阁、古树、古驿道和谐组合,构筑了文公山绝美景色和养生奇境。这是我生命的邂逅。山峦、古木、翠竹、静湖,荡起盈眼的绿,梦幻般在文公山流淌,构成了宁静、安详、古典、深邃的禅意境界。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古诗里的句子,为古典优雅的禅相。这就是李坑。那个夜晚,我栖息在李坑。傍晚,夜幕还未拉开,一串红灯笼在视野中跳出来,显现着灰暗中的历史沧桑。清晨起床,看清了群山环抱中的村落模样,溪水贯通街巷,风光旖旎。如此的村庄自然会有阅不尽的美景,而我独喜欢小巷里的青石板。那个下午,斜阳夕照,我的脚一遍遍踩在上面,轻轻的,怕惊扰了它的千年梦境。古老的青石板,在我的踩压下,发出轻微的呻吟,让我想起戴望舒笔下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孩。

灵岩是一处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其特色在于它的溶洞。喜欢洞的感觉。这是因为,它将真实的面目遮掩了起来。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名人以及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两千余处,蔚为壮观。灵岩洞环境幽静,结构巧妙,别具一格。名山洞府、幽谷藏珍如此的称谓,对它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洞的奥妙,在于深藏不露。灵岩的溶洞就适合这样的表述。

走近滕家巷 ,站在滕家老屋前,我竟有了入梦的感觉。喜欢古建筑,于是在东线的千年古镇江湾流连忘返。名曰江湾,自然与江姓的人有关。我看到了一长串的人名,都是不凡之人,教育家、佛学家、经学家,七品以上的官就有二十多人。当地人认为这是风水的缘故。对于风水,我是外行,但我相信所谓的风水就隐藏在山水和老房子里。滕家老屋,它的特别之处是每块墙砖上都凸印着一个“滕”字。几百年过去,“滕”字依然还在,散发出幽古的气息。客厅叫白果厅,有人介绍说房子里的木头都是银杏木做的,所以没有柱虫和蜘蛛网。这只是滕家巷的一个细节,大约风水就是从此而来,禅的况味也正在于此。

篁岭也有禅意,村落天街、梯田花海,是人间的桃花源。禅意,笼罩着一座山岭。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村落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的清明上河图。站在高处,俯视篁岭,宛若怀抱着一个苏醒的禅。禅的天地高旷无边。一个念想,让我仰起头。篁岭的上空,荡漾着一片云霞,为一座山做着注解。民居上空的缕缕炊烟应邀腾空,和那片云霞会合,天地之间弥漫着禅的气象。我眼目中的篁岭,顿时空明了许多。

我伫立在五龙源上。据说龙脉发源于婺源南干山,盘结于五龙山。龙的气象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象,是最高境界的禅。龙的生存自然离不开水,我的眼帘中,湍水飞流直下与水潭相缀,互为映照,互为依接,急缓有致,起落有度,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发出颤动的亮光。这是适宜于漂流的绝佳之地,但我没有那样的胆量,只能眼看着身着红色泳衣的年轻男女们疯在水面的筏子上。青山、绿水、白浪、红衣,构成了五龙源的奇观。五龙源是幸福的。它远离了人世的纷扰,独坐于水的怀抱。四面青山,幽林拥抱,条条清溪从它的怀抱中蜿蜒跃下。临水的景物,它的生命,无疑会钟灵毓秀。在此漂流,生命里会有着怎样的浪漫呢?

婺源有着太多的佳地,像大鄣山瀑布、彩虹桥、大鄣山卧龙谷、严田古樟民俗园……我是难以一一领略了。在中国版图上,像这样一个安置着众多绝妙山水和人文遗迹的一个县,怕是绝无仅有了。婺源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天上人间之婺源,梦里山水之婺源,是我生命中至高的享受。生命的运行过程中,我一直忘情于陶潜笔下的桃花源,然而当我身临其境于婺源,那个虚幻的桃花源就从我的脑海里逝去,婺源从此铸成生命里的大美。

是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它是一首古典诗,一幅水墨画。朱熹先生在《活水亭观书有感》如此赞美自己的家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诗句,令我拍案叫绝。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世间绝美的禅境。

在婺源的日子里,我领略着难以穷尽的禅意禅相。离开了婺源的界面,山成了平淡的山,水成了平淡的水,就遗憾自己不能成为婺源的主人,终生在此享受。忽发奇想,将如此多的禅气禅意禅相汇聚于此,婺源应当是禅的故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