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2》:隐喻


这是部很适合到电影院看的片子。顶喜欢它充满想象力的大场面,看起来总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画面好看到让人很疑惑:为什么片方不出壁纸让观众留存?是不是影视剧也该出剧照这样的文创周边?
我最喜欢的雷佳音也在这部片子里有非常“好看”的妆造与打戏。很久没看到他这么精神奕奕、虎虎生风的样子了,而且是演一个纯粹的好人。特别是他穿了盔甲后,更像古时壁画上威猛刚正的大号门神,多一分臃肿,少一分文弱。看到花絮说,他最开始是拒绝武戏的,没想到开拍没几天反而有点停不下来。怪不得打戏那么好看,力道、美感都没有明显问题。形象一亮眼,连带着对他的文戏都多了几分滤镜。不过客观来讲,佳音的文戏一向不错,只不过有时候受外形“不亮眼”的拖累,比如剧版的《长安的荔枝》。而喜欢收藏剧照的我,存他的图片却很少,且基本都是剧照。可见他的魅力,都在角色里了。
小董和邓超的演技也没问题,其它人也基本如此。但故事过于宏大,过于思辨,过于佛教;隐喻套隐喻,映射套映射,两小时的电影实在看得人累。不得不承认,我的脑力已经不胜如此高密度高速度的运转。真希望很多年之后,人们可以像研究《大话西游》那样掰开来揉碎了咂摸它的滋味。剧组应该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是有“野心”的。只是有轻微的黯然:虽然感觉它是个宝藏,但架不住东西太多,脑子累到停摆,还睡了一会儿...
这也太伤人了吧。
倒回去简单看了一下《刺1》,觉得这一部更丰富更好看,逻辑也更顺畅。“外形”的“飞”不再是唯一,而是在为主题服务。整个片子拍得更扎实,而不是神神鬼鬼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依旧为睡了一会儿感到难为情。因为,人家这剧真是认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