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看到好句子,真让人快乐。像是一句话憋在心里很久,越着急越说不清楚;但突然就被旁人说中了!那种一拍即合、获得知音的满足油然而生。
最近开始看《中国绘画的深意》。原本开篇有点严肃,真怕读不下去。没想到突然一个句子撞入眼帘:“到了唐代,人物的立体感、高大的存在感、洋溢的生命力等表现技巧已十分成熟”....
哎呀!这不正是最近看永乐宫壁画的感觉吗!?憋在心里好久的话,就这么意外地被“闯入者”条缕分明地说出来了!那种释放感真让人舒爽。尤其一进大殿左右两边各一幅人像的壁画,太让人喜欢了,简直一眼万年,看得人满心喜悦。可除了生动活泼四字,我居然多一个字也想不出。终于碰到这个句子,直接列出的三个维度“精炼”了我当时感受:虽是平面二维人像,但却体态灵动,大有破墙而出向我奔来之势;将近两人身高的尺幅又画得偏上,强化了它的天神特质;生命力更不用说,虎虎生风的体态、憨态可掬的面部,确实让整个人物异常生动,感觉马上就可以和它装个满怀...
真好!以后再遇到人物画,我也可以以此三个维度来帮助自己梳理思绪。而这样经过理性“加持”的感性,我觉得,比单纯的感性还令人尽兴。兴奋。搓手。
这又让我想起之前《文明的经纬》里的那个让人“恍然”的句子。不过这一次,不是英文原句写得好而是翻译太精彩。看中文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太精辟地写出着装的意义了:“纺织品的消费者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布料绝不仅仅是物品,它是以视觉和触觉的形式体现的欲望与身份、地位与社群、以及经验与记忆”。读到它时只剩拍案叫绝,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想着中文译文这么棒,那英文原句应该更有华彩。没想到原文居然如此“平铺直叙”。也太一般了...
和译文比起来,太... “不带劲”了。
为译者点个大大的赞!
前一篇:《刺杀小说家2》: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