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照相馆》

(2025-07-28 17:09:35)
《南京照相馆》

确实是犹豫了很久才买的票,很担心和以往看过的同主题影片类似 - 充满血腥和尖叫、被非人道的折磨吓得不敢睁眼。毕竟年龄有点大,心脏承压能力差。很庆幸,片子的尺度完全在心脏可承受的范围。但我惊讶地发现,内心的波澜却可以用“滔天巨浪”来形容。不刺激.... 但异常有效!?相比让人流泪但内心毫无波澜的片子来讲,真觉得这部片子才是有功力的好作品,绝对是从小到大看过的所有抗战主题影片之最,没有之一。

以前要是提日本道歉这事,内心的OS总是“连认真道歉都没有!”。看完片子只有一个反应:“坚决不接受!”最近几天看到介绍孙立人将军的一些报道,关于他坚决处决参与过南京大屠杀日军俘虏这件事,我觉得分外解恨。因为片子结尾公开处决几位首恶的场景,让我觉得面对几十万无辜往生的生灵这力度也太轻了,那种不够感让人越发觉得委屈与不甘。

片尾曲响起没多久,我就离开了。因为完全看不得在今天如此美丽且平静的南京城,再见到任何侵略者的身影出现,哪怕在照片上,也不行。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种应激状态... 

故事的很多设计非常新颖,又未失去历史的真实感。后来看到导演提到他关于摄影与射击二者的英文都是shooting,且以此为切入点构思和安排一些镜头剪辑时,觉得真是有想法的导演,好敏锐,好巧妙!而金太太和女儿出逃的前夜,大家一起看照相背景风景画那个段落,真是巨大的恐怖和无望中唯一让人心灵稍稍放松、休憩与抚慰的一刻。这些平日只是“匠气十足”的背景画,居然在那一刻变成了难得的艺术品和希望的化身,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但依旧充满力量。这才是艺术存在的价值吧... 明知在那个时间与场景里,“希望”和“明天”几乎都不可能存在... 

故事看得人有很多思绪,比如:如果最开始城门不被自己人封上,会不会有更多人跑出去?如何看待要活下去的谄媚与卑躬屈膝,明明已经知道是与虎谋皮,还要骗自己偏别人?!到底在哪个瞬间才能让苟活从唯一的选项变成“不行,老子豁出去了!”。为什么明明是在日本人那里被吓怕的人,还要回来到更弱于自己的人身上发泄恐惧与怒意?!

最后,在极度不可能的环境里仍旧不断追问“要是胜利了呢”,算不算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只是发出这样的问题,也比吓破胆连想都想不到、连问都问不出口要强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