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怀念的邮寄目录
最近在听《第四消费时代》,突然听到邮寄目录这个久违的词。前几年我还特意搜过,但早已找不到踪影。
当年比较红火、也似是邮寄目录开端的,大概是《小康之家》,好像是随美开乐缝纫纸样开始的。每次收到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上面既有真人图片,还有很多时装画。对于喜欢找裁缝做衣服的我来说,绝对是个宝藏。好几年后在一个旧书摊上,用10元低价抱走一本美开乐原文二手书的经历更让人每每想起都觉得捡了个大漏。好大一本,纸张厚实、哑光,还微微有凸凹感。全本不少手绘插画,用以解释它所提及的面料、版型、缝纫工艺过程。插画里的人物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Vogue杂志的风格:细腰、蓬裙,优雅又不失活泼。可惜,那真是一本买来就没看过的书,一直放着,似乎光看看它在那里,内心就已经很满足。
《小康之家》就是随着《美开乐》纸样来的,好像以书籍和国外的邮品开始,后来加了很多日用百货。最后又加了不少保健品和保健器械,这才让人失了兴趣。《美莱特》首饰目录算是它的衍生品。那会儿小商品市场的饰品还质量良莠不齐,粗糙的占多数。这本目录虽然价格高的占多,但看上去却多了不少设计感,好像名头也是说出口外单的产品,质量看着都不错。有次花了100元买的锆石吊坠项链,居然让所有见过的人都不敢相信它才100元。但它的“出色”也让它莫名消失在一次家庭聚会的“炫耀”后,再也找不到了。因为参加的人都是比较近的亲戚,这事就不好再提。遗憾....
再后来就多了不少其他品牌的产品目录,似乎成了一股热潮。还能记起来的,又有玫琳凯的化妆品、宜家的家居 ...
下手买的时候倒不多,更像是过眼瘾。后来不知怎么就消失了。再看到它的变形,已十年前,在长沙一家餐馆门口。装修很有质感,但未到营业时间,只有产品目录放在门口供人拿取。不是菜单,就是产品目录!非常有设计感,每季出一本,推荐当季食材。不仅有颇具格调的食材摄影作品,还引经据典把历史上关于这些食材的诗文都找出来,更把不同的做法也写出来。让人看着就食指大动,跃跃欲试。后来专门等开餐时间再去一次,不仅画册做得好,菜的味道也好服务更好。让我就此记下,每个季度都跑去拿新出的画册。它也算是佐证长沙是个好有文化的城市的明证吧。
当年喜欢邮寄目录,大概是因为日常能见到的东西太少,那种送到眼前的琳琅满目,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快感。大概现在各个直播间里快速上品的快乐就是它的变形吧...
人,多少都是有点贪心的动物。
前一篇:《恶意》
后一篇:《你行你上》:耐人寻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