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地狱》

(2024-12-16 10:57:24)
《破地狱》

第一时间就去看了粤语版,简直比上海话的《爱情神话》还容易听懂些,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看港剧的水磨工夫造就。

非常有趣的英文片名,看完也觉得翻译分外贴合,喃唔师傅可不就是为逝者跳最后一支舞的人?!片里的高潮也正是结尾兄妹共舞的那段破地狱仪式,文玥纵身越过火堆的场景有种分外震慑人心的美,如凤凰涅槃,酣畅淋漓,没有劫后余生的后怕,只有闯关后的自信和继续向前的坚定。地狱已破,谁还要回头?谁还需回头!?向前享受自在,才是正解!

这段舞剪得分外流畅,音乐的表现力功不可没,推波助澜的工夫一等一。片子里至少有三段音乐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好难得的经验,以前电影里的配乐似乎真的总是“配”角,但这部片子不同。第一段偏前,是一段让我突然意识到在传统西洋弦乐团里加了唢呐的片段,因为没有用它最亮的音色,所以我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是唢呐,就是觉得不知什么乐器,反正是民乐,不是西洋乐器,可不太识得那音色。后来才意识到,是唢呐!第二段是文哥过世,那段音乐居然让人听出隐隐的啜泣,就是那种微弱到几不可闻、强行抑制的啜泣,恰如文玥当时的情景。怎么做到的!?第三段,就是结尾这个舞蹈,唢呐亮出自己的特色,和弦乐一起铺排、推高整个氛围。太感人了!怎么词汇如此贫乏,只有“感人”二字可以想到....

本以为黄子华会有一段长长的慷慨陈词作为片子的华彩与高光出现,没曾想全剧里道生都是克制,甚至是忍气吞声的。突然觉得这片子要是有个副标题,该叫委屈的中年人。顺便先插一句,道生这名字起得真好。破地狱来自道家的一种传承,道生本人也是通过做殡仪服务闯过生存关口。编剧怎么这么妙,起了个如此好听又“切题”的名字。Anyway。再继续说回道生的忍气吞声。

哪个是没脾气的,谁没顺风顺水过。只是脾气激起来容易,控制下去且尽快控制下去,可就难了。毕竟人生已过半百,经历、见识都多,沾染、牵挂也多;但又偏偏还不到能退休上岸,颐养天年的时候。似乎被架在高空,上下左右都动弹不得。哪能像年轻时那样不管不顾、冲口而出?一时恣意,换来后续诸般麻烦,想想,就只有先吞下一条路可走。可该吞下不代表容易吞下去,只能把吞下去的话换种方式或是以“小小”抱怨的形式release出去,别让自己太过委屈。大人的委屈比孩子的委屈,还委屈。所以道生的不易、不易中的坚持、坚持后慢慢地恢复,是很、很不易的。真不枉编剧为他起的这个名字 - 道生,能生,能顽强的生。

黄Sir真是好演员,也是好性感的演员,演个这么不如意的角色居然还演出了体面与性感

插。这两天看到一些影评,主旨是香港近来比较火的片子似乎都只在追忆这个传奇之城的曾经辉煌,但目下只能放弃这种不舍,勉力往前走,算是悲观的乐观。可能受了早年看的梁凤仪的小说影响太深,总觉得书中主角们坚信香港这个神奇都市是可以在一次次困境下胼手砥足走出新出路的东西深植我的脑海。两种面对困境的不同视角,让人看到的不是香港,而是发表意见的人本身。我自然喜欢那看着更有希望的一种。hopeful。

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