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小剧场《霸王别姬》
标签:
杂谈 |
布景真是先声夺人,令人甚是惊奇,必须马上打开手机拍一张留存。看到不少网友也不约而同拍下TA们的置景照,虽大同小异,但这种不约而同让人多了一重共鸣的惊喜。
演员演得也蛮好。只可惜后排坐墩不够高,时刻要找空隙才能尽量不被前排挡到。但总有些演员匍匐或坐低的时刻,避无可避,受了影响。觉得,必得买次第一排方能解“恨”。可见,多意犹未尽。
故事本身也很好看。虽然这个典故的名字耳熟能详,底里,却真的一无所知。谁爱看那戏台上满脸黑乎乎的莽夫,咋咋呼呼;有个虞姬又怎样,除了程式化的舞剑和同样的咿咿呀呀,也无甚看点。即使李碧华那挂了奇情小说标签的故事,也没让我对戏曲原作产生兴趣。但这次看完,不仅被扫了盲,还对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许,是年龄到了。
作者能基于史实,并在其上找出缝隙,合理想象,让人颇觉有趣。戏后,马上买来剧本一观,希望为观剧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解惑。但文本本身很是简练,没有太多注释
- 相比连人物个性都定了调的《北京人》,它的注释非常之稀少。可以说,剧本是被原样搬上了舞台,仅调整了一些次序,不算大改动。
这就让人更能感受到演员的二度创作 -
把一些文字间不太清楚或明言的地方,加入了合理的动作或表情铺垫,让观剧过程不至于被逻辑打扰。所有在观剧过程中产生的念头,更像经由剧本激发出的思绪:若说演员的表演像漫天飞雪,潸然而下;我的思绪则像被双手捧起、扬向空中的积雪。两种运动路径相反的雪,一实,一虚,组合进一个画面还挺美。
陆璐的外形非常适合虞姬,优越的头身比简直是甫一亮相就让人深信,她是那个能让霸王极为钟情的女子。但她目前的演技确实只适合单纯又天真的虞姬,质感单薄了些。孙翌琳的吕雉虽然样貌一般,但实在富有魅力。短短出场后就能让人开始盼着她的下一次出场、再下一次出场,因为她的每一次出场都能带来非常有分量的语言,言之有物得不得了,冲击力很强。相比陆璐的纤细,孙姐姐是微胖的,但这种形体上的扎实,加上声线的扎实,简直让她成了当仁不让的吕雉。
但她的吕雉并不是铁板一块的政治家,不过是理性可以战胜感性的成熟女子。她不得不用尽手段压制自己蓬勃的感性,多少次坚定如铁教育虞姬的那些话,看似是给对手施压和洗脑,其实更像说给自己听的,是在给自己洗脑。不如此,感性的浪潮会吞掉她,让此前迫不得已牺牲和舍弃的一切都化为乌有、灰飞堙灭。沉没的成本太过高昂,没人能承受得起。从这点来讲,她真是个坚强又坚硬的人。
她和虞姬的对谈,有时候很像师生对话。或者说,虞姬是个远比霸王有悟性的好学生,也聪敏地知道谁是可以提升和教导自己的人。她不仅学得快,还比霸王更有爱,能在母亲和情人两个角色间自如转换,更能因爱“子”之深而为其计长。霸王则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虞姬哪里是红颜祸水,霸王哪次的决定是被虞姬左右的?非要说虞姬左右了他的决定,不如说可怜的虞姬成了他的背锅侠,成为他想要做的事的“出口”,不用他负责的最好借口。可怜的姑娘....
这就得提到虞姬自刎前的最后一舞,陆璐表现得太过精彩。她一定在此前认真练习过这支舞,举手投足就算论不上专业舞者,也绝对是半专业人士。她舞得一脸专注,心无旁骛。那一刻她肯定也是这样的吧,只想认真跳完一只舞....
正是这种活在当下的劲头,才让舞动的整个时空仿佛被悬浮和定格,一切舞台、观众、对手演员,全被隐去,只剩永远跳不完的一支舞。....
演员面上越是平淡,我的眼泪越止不住流出来。可心下却看不到任何念头,只有一片巨大的悲哀。...
只可惜,她舞后即刻下场,让观众稍微骚动了一下:到底是代表了自刎行为的结束,还是另做了处理?....
看来,这个衔接值得再加以考量,否则,会把之前升腾起来的情绪咔嚓全抹掉。
最后再提个有人诟病吕雉的点,觉得她不该在最后表达羡慕和希望像虞姬那样做个可以得到情爱的女人,似乎这样就回到了老式女人的通病上,怎么能把男人和爱情放到自己的前面呢。我却觉得,没什么不可以,女性的“强大”应该是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因为社会的标准认为你该三从四德还是以己为“尊”而变化,你们非愿意做社会意义的大女人,你们尽可以去做,我愿意保留对天真单纯的爱的向往,我就保留。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P.S. 项羽该健健身,稍微显得“喧腾”,作为一个男性荷尔蒙爆棚的战将,该给人与更结实的感觉。
前一篇:话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丝绢案》
后一篇:《破地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