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秀波

(2010-10-01 11:32:44)
标签:

吴秀波

《黎明之前》

《上海

上海》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印象.秀波

几年前,有位相熟的媒体朋友对我说,“去看看吴秀波的戏吧,你一定会非常喜欢!”当时多少觉得有点好笑,概因本人基本属于“滥爱”型的,各种表演风格、各种风度气质,但凡我认为上佳的,我都会上心、都会喜欢,但凭什么她就这么肯定我一定会“特别”喜欢吴秀波呢?虽有些好奇,也并没有太放心里去。而不久之后,第一次看到吴秀波的戏,《蓝色较量》,戏本身不咋的,王志飞却是一贯的“醒目”,至于吴秀波,那条“金鱼”真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于是,朋友的这句话也在脑海中渐渐地淡了。

 

再次省起这句话,是因为《剑谍》。在上文广审片室里惊鸿一瞥,情不自禁地问:“这个演员是谁?”。“吴秀波”。这回答令我突然开启了尘封的记忆。于是,我记着了这部《剑谍》,也终于带着诚意,认认真真地坐在电视屏幕前。后来我发现,其实,我是根本用不着刻意去“酝酿”认真专注的情绪的,那个叫吴秀波的演员、那个叫方韬的角色,从从容容、不露声色地把我拽了进去,我无可自拔地沉浸下去,虽然那剧的剧情怎么看都很狗血。时至今日,也许我早就忘了《剑谍》讲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但我却牢记了这个演员和这个角色,沉静如水的表演,迅捷似雷的形体动作。

 

从此之后,外出淘碟便也多了一份心思,但凡有“吴秀波”三个字的,毫不犹豫地搜刮进囊中。只是我这个人,买碟片彷佛更多是为了“收藏”,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从头看至尾的,还真不多。但是,并没有太过刻意,我还是着实看了秀波几出戏,《非常道》、《嫁衣》、《兄弟门》,包括前段特别“火”的《黎明之前》,也包括现在正在“火”的《上海,上海》。我想,我不是秀波的粉丝,事实上我做不成任何人的粉丝,但是,吴秀波留给我的印象,确确实实很难泯灭,也许是因为秀波极其独特的气质,也许是他充满个性化烙印的表演风格。

 

你很难用语言去形容吴秀波给你的感觉。有时你会觉得他特孩子气、特“淘”,而且是满肚子灵气、外表又特“蔫”的那种“淘”;有时你又觉得他特沧桑,当他以极细腻的面部表情、极自然、极生活化的举手投足、极内敛自控的表演,却将充盈丰沛情绪挥洒得淋漓酣畅之时,他同时竟也在挥洒着一种淡淡的沧凉和淡淡的从容。后来我才知道,也许这真的和人生经历有关,人生的一段段经历,如一张张书页。翻得过去的是记忆,翻不过去的是它对生命的影响。因此,早已走过了青涩、走过了迷茫、走过了沉沦的秀波,与很“嫩”的面相构成极大的反差的,是他身上几乎定型的极成熟极稳定的气质。曾经沧海之后的波澜不惊,那样的一点点忧郁、一点点洒脱、一点点天真、一点点沧桑、一点点慵懒、一点点淡定……就这般既无可阻挡,又极舒缓、极从容地蔓延开来,慢慢地在你的心里渗透、晕染成一种极独特的味道。

 

我不知道,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在艺术审美被速食快餐串坏了味道的时代,还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去欣赏秀波的表演。但在我看来,现今演艺界可称为明星的,多如过江之鲫,但是,真正有“风格”的不多,肯沉静下来,坚持自己风格的更不多,秀波,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一位。而秀波的表演风格又实实在在是极少见的,概括起来也许可以用一个“静”字和一个“稳”字来形容。

 

银幕上,你很少有机会、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看到秀波在那儿声嘶力竭、捶胸顿足的“激情”表演,那样的表演也许在秀波的心中太肤浅、太做作、太刻意、也太“满”。事实上,感情充沛热烈的演员多了去了,选择“激情”演绎方法的演员也多了去了,那样的表演也许会给你的眼球瞬间带来极强的冲撞,却很难真正地渗透进你的心里。而秀波不同,秀波的表演却很“静”。很多很多场合、尤其是情绪激荡的至高点上,选择让情绪破闸奔腾而出?还是人为拦起道堤坝,坝外风平浪静,坝内却波涛汹涌?而秀波表演风格之所谓的“静”,就好比堤坝和堤坝内汹涌激荡的水,“静止”的,是表演外在的“形”,“汹涌”的,是演员内在丰富充沛的“情”。于是,秀波的表演愈是收敛,却愈有充盈的张力。于是,《黎明之前》,当兄弟在硝烟中灰飞烟灭,刻骨的伤痛震得刘新杰心神崩溃,没有任何“强烈”的动作,镜头前的秀波依然选择“静止”,极小幅度的形体动作,极细腻的面部表情,组成极深刻、极传神、也极有想象空间的表达。我们看到的秀波,只是下意识中拼命地挺直起自己的身躯、拼命地瞪大的眼睛忍住想要不听使唤、夺眶而出的热泪、一步一步艰难地、茫然地踏上被兄弟热血湮浸的焦土,又在心力交瘁之下猝然倒下…….这般近乎于“静止”的表演,一旦你能体会出其中蕴涵的深厚力度,那你一定会无法抗拒,因为这样的表演是真正可以穿透灵魂的。

 

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聊起成泰燊,那是个圈内名声远高于观众“知名度”的演员。而说起这位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御用”男主和国际得奖专业户,其表演之沉稳实在令人过目难忘。其实,面对着艺术审美上的感觉,文字很多时候都是苍白无力的,这一个“稳”字,也许可以意会,但却很难言传。硬是要阐释,那你可以理解为表演自然、从容、非常得当的节奏和力度。而支撑起这个“稳”字的,却是演员内在极深厚扎实的修为、甚至还和演员本身的性格有一定关系。表演,说白了就是演员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和展示角色正经历的故事以及其思想和情感。 “演”是容易的,因为总有一种存在的形式你可以用来表达;而“不演”却是很困难的,从体验角度看,真正达到不演境界的,那意味着演员对角色完全的“代入”,而另一层含义则是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技巧反而没了痕迹。因此,这个基于自然、从容之上的沉稳、始终不变的沉稳,就成了一种境界,而且是目前很多跳脱、浮躁、张扬的影视明星们无法达到的境界。我不敢说,秀波今天就已经在这个境界之上了,但是,他确确实实是无可置疑地在往这个境界走。看秀波的表演,你会有很安心的感觉,他的表演很生活化、很自然,而他的节奏和控制力更加突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完全不同的背景、身份、性格、思想,秀波演绎时却总是让你感到一种从容,彷佛就是这般不紧不慢地信手拈来,彷佛总也没有用足过“吃奶的劲”,就这般轻轻松松地、举重若轻地,但他演绎的角色却已经走进了你的心里,悄悄地、深深地,在你回味过来时,发现那已是很难抹去的印记了。

 

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秀波已并不年轻。追溯着秀波这些年来留下的印迹,我却很为他庆幸,因为我看到,在秀波的人生里,风雨也罢、挫折磨难也罢、重新拾回的光芒和辉煌也罢,没有累积为负担,反而成了一种积淀、蕴藏极丰富的积淀。当秀波坦然淡定地说着,“我知道人的一生不光有人开着机器喊‘开始’和‘结束’,我知道有晴着天的下午和阴着天的早晨,我知道所有这些时间我都需要安度”,我忽然就很有信心。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一个具备如此通达人生观的人,人生的彩虹其实已悄然绽放在他的头顶上了,在他一举手就可以触摸到的地方!

 

在这个节日之前,写下这一些,为了秀波曾经和正在给我带来的那些感动和精彩,为了将来,我可以预期、充满期待的更多感动和精彩……

 

祝福秀波......祝福所有喜欢和支持秀波的朋友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