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小勇(汶川县龙溪小学)
本年9月下旬,我参加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资助并组织的“阳光关爱·教育援川”培训活动。在短暂的几天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收获良多。现将我能吸收消化的第一印象写下来,为以后进一步消化吸收本次培训经验做一个铺垫。
一看广东教育地域发展:
不知道是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在参加培训的几天中,我们汶川教师一行既到了广州市最繁华的地方,看了广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学校,也到了偏远的粤北山区见识了经济条件较差物质水平较低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似乎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难解决的问题。那么广东有什么方法呢?对此,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做法是——学农!一所全广东最好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广东最偏远的清远地区坚持学农十多年,不能不说是广东在探索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那么,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我想,我们既然是地处偏远地区,那么我们可以积极的想办法,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发展,反思我们长久难有大变化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原因。
二看广东名校发展战略:
本次培训我们有幸走访了广东很多很好的学校,这些学校是全广东甚至是全国的骄傲。各个学校历史沿革有所不同,既有百年老校如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150多年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同文馆),也有建校仅十数年的学校。但是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广东教育界出类拔萃,在我看来,有几点要素非常值得学习:一是鲜明的办学理念,比如广州市文德路小学,该校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回到的是学习的本来面目,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来办学。从学生个个阳光的表情上可以看到,学生应该有学习的快乐,当他学习产生不快乐的时候,就是需要老师来帮助解决的时候,老师的心理健康辅导还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就有专家教授来指导老师、最终解决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所以,该校校长说:我们学校教育的是孩子,孩子就要有孩子的快乐,我们不要小老头、小老太太。为了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我们能用尽我们所能动用的所有资源。二是长远的办学思路。汶川也有办学历史几十甚至接近百年的学校,但是其历史的办学意义似乎还没有哪所学校能将他好好的发挥出来。观察广东名校,他们的办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思路是:如果前人给了我们一条很好的办学思路,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是将他继续的发扬下去。所有学校的特色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需要几年、十几年乃至数十年一以贯之坚持下来的。接过一个光芒耀眼的前辈的火炬其实也很难,难就难在怎样继承和发展。三是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能被我们低估了,越秀区朝天小学的榕树可能述说的东西比老师们讲的还多。由此我想,原来汶川县漩口中学的那棵桂花树其实也是在无声的教育一代又一代漩中人,可惜,现在这棵桂花已经无处可寻了……
三看广东名校课堂教学:
此次走进广东名校课堂,听了多学科的课程,感触更深。第一看到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当的高,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基本功是使学生艳羡的。而且这些教师当中有很多还能对学生进行课程标准之外的更高程度指导,这些指导甚至是培养国家级、世界级人才的指导。不少学校的荣誉室里满满当当的奖杯奖状,代表的是这些学校老师对天赋学生的开发和引导,这样的引导从小学就已经很有规模,很有成效。第二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用很抢眼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的学习不是局限在课堂,他们能从生活中的经验出发,将课堂作为交流互动、生成提高的舞台。第三看校领导对老师学生的激励。学校里,校长和各级领导对教师的成长倾注心血帮助其发展,把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作为领导的工作中的很大一块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健康成长,着力培养的是以优秀教师发展带动学校发展的机制,成效显著。
走马观花广东教育,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深刻:理念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愿能多参加这样高水平的培训,多长见识,为自己的提高和自己提高后学生的成长打下更好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感谢东风日产,致敬东风日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