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例我们“赴四川灾区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队”在都江堰地震灾区所做的一例哀伤治疗案例。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心理治疗技术中的“完形疗法”,采用心理剧中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通过:相识和联结、建立力量圈、布置心灵空间、整理心灵空间的大小、在心灵空间中游走、行动治疗,强化当下感受、角色扮演包容性替身、与死者告别、面对和接纳现实、附加现实、具象化技术等一系列的过程来使一位在本次地震失去27名学生的班主任老师走出哀伤,面对和接纳现实,找到新的生活力量和方向。
这是都江堰**小学很有名的一位教师,很多家长是冲着她把孩子送到这学校来的。地震后她所带班级学生的伤亡很大,43名学生遇难27名,幸存16名,其中六名学生面临肢。这些学生是她从学前班一直带到三年级的。地震发生时她没有课,在办公室里,地震发生后她
和其他老师们对被埋的孩子们进行了救援,第二天,她第一个到殡仪馆,和家长们一起收拾孩子们的遗体,因为特殊情况下孩子们的遗体不能单独一一火化,她就按照孩子们生前好朋友的组合一一编号,让他们结伴上路。此后巨大的哀伤情绪让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她不敢想象今后怎样再走上讲台面对这个残缺不全的班级。我们志愿队到达**小学时她第一个前来问我们的队员:“你们真的能够帮到我们吗?”我们表示一定会尽力,她和我们预约了治疗的时间。
老师还没有来之前,赵老师交代了注意事项:不做笔记、不拍照、手机关机。并逐一询问每个参与的队员:“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了什么?”最后告诉我们:“今天采用的主要是完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所做得更多是用感情来陪伴她,其间我需要最大能度的发挥创造性,需要更多的智慧,因为治疗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是不可测、不可预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空自己,在治疗中,你认为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她,一定要让她自己去感受,自己找到她认为好的东西。另外,治疗中我们需要跟着她走,但一定要记住,她走到哪里是她走到哪里,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治疗结束后一定要能走出来!”
*老师来了,我们在帐篷里围成一个大圈。第一个步骤是信任关系的建立,爱的连接,赵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特别是她的学历介绍,这些专家身份能增加被治疗者的信任;提出了保密原则,将我们这些队员助手一一介绍给*老师,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我们一一和她握手,作目光交流。接着赵老师问她是否接受这些助手,不接受是可以的;如果不接受,赵老师将先处理她的这部分情绪,她接受了我们,然后赵老师请她谈谈对本次治疗有何期待,并请其选择彩色布块,她选择了桔红色布块,她表示这代表警示,注意安全,因为她平时都要求孩子们买这个颜色的书包,希望他们在上学放学路上能更加安全。赵老师要求我们每个队员都选择一种彩色布块并说明代表的力量。赵老师选择了墨绿色的布块,表示代表自己清醒的头脑,用自己清醒的头脑给其最可能的帮助。我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种颜色的布块,并说明了代表的含义和力量,我选择的是粉红色的布块,代表温馨,我希望把这一份温馨带给*老师和四川所有的人们。赵老师期间重复每个人的发言,所有的人员都介绍完后,赵老师要求大家把手上的彩色布块放在自己面前的地上,围成了一个大圈,指着地上的彩色布圈,赵老师对*老师说:“现在这些力量沟建成了你的心灵空间,需要调整吗?”*老师点了点头,“是大些还是小些?你自己动手来调整!”*老师动手将空间调整到最大,期间赵老师一直注意控制和关闭她的情绪。
赵老师带着*老师在圈中做逆时针行走,问:“地震后,在你的心里有哪些情绪感受?请选择一种颜色的布条来表示,并把它摆子你的心灵空间里,它占多大空间?在什么位置?都摆好!”*老师依次选择了黑色、粉色、浅黄色,分别代表痛苦、感动和自责,黑色的布块整块被摆在心灵空间的位置上,粉红色的感动布块是因为地震后很多原来教过的学生打来电话,希望她坚强;浅黄色的自责布块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家长帮助孩子转学到其他学校,但是因为喜欢自己,孩子们没有离开,如果这些孩子转学走了,也许不会受到伤害,期间*老师多次泣不成声,赵老师反复控制她的情绪,因为哀伤治疗中痛苦的表达应在环境准备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随意表达会造成更深的二度创伤。赵老师在她表达完了这三种情绪后,做了一次梳理,后请其继续表达。*老师又选择了深灰色的一大块布表示愤怒,咖啡色的布块表示自己的恐惧。赵老师问:“还有其他的情绪吗?”她表示就这些。
在*老师的心灵空间里,黑色的悲痛面积非常大,是主导情绪,需要首先进行处理。赵老师请其站到黑色布条上,“你现在最主要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深深的悲痛。”“好,允许自己悲痛,现在我们可以面对悲痛了。”现在是准备好了的环境,可以进行悲痛的情绪释放了,我们听着*老师的诉说,眼泪和她一样,像是关不上闸的水龙头,哗哗哗的流不尽,这时赵老师说:“请含着泪也有悲痛的人举起你的手,有深深悲痛的伙伴们站到她身后来,搭着她的肩。请你回过头看看这些和你一样悲痛哀伤的人们!”我们走到了她的身后,我们和她一样哀伤,这是在给与*老师同感和支持,我们搭着她的肩是在给与力量,使她有更大的力量去面对悲伤。赵老师又问:“这段时间你是怎么过来的。”苏说是丈夫的帮助,赵让她从助手中选择一位代替丈夫,“请他过来,你认为他站在什么位置合适?”她选择了我们队员中高大的吴剑,站在她的右边,赵老师请吴轻搂着她的肩膀,“哀伤们”跟在*老师的身后再次站到了黑布块上。
接下来进行告别仪式。赵老师请她选择代表27个孩子的玩具,她一一选择了代表27个孩子的玩具,喊着他们的名字,说着他们的特点,轻轻的一个一个摆在了黑色的布块上,赵老师请她和代表孩子们的玩具对话,*老师拿起一件玩具哭诉起来:“李**,你是老师们最喜欢的班长,你那么聪明、能干,地震以后很多老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李**还在吗?。。。。。。”
说完了这个孩子,*老师又拿起另一件玩具捧在手心:“**,为什么你妈妈帮你转学手续都办好了你都不去阿,你去新学校这次就不会走了阿!。。。。。。”
“王**你很爱看课外书,地震的前一天我还夸奖你长大后能当个地质学家,你就是动作太慢,要是快一点,你就能跑出来了。。。。。。”
对话了三个孩子后,赵老师对她说:“再给你两个机会,你看看要和谁说话?”
*老师:“***,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那么强,知道的知识那么多,那天我批评你说你可以上来做老师了,我为什么没有给你机会阿。。。。。。”
“***,虽然你的成绩不好,但我喜欢你阿,你是那样的有礼貌,有一天放学,你走出了教室还回头来和老师说再见,我知道你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因为那天表扬你进步了,我为什么不多多表扬你呢。。。。。。”*老师一边流泪诉说,一边痛不欲生,而我们这些助手已被泪水模糊得睁不开了双眼,整包整包的纸巾迅速地变成了湿纸团,轻轻的堆满了帐篷的各个角落。。。。。。
在*老师诉说的期间,赵老师运用暴露性体验:即站在她的角度和孩子们对话,或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她对话。包容性替身:你说一句,我说的更深刻,你不想说的,我帮你说,你不想表达的感情我帮你表达。赵老师不断的变换身份帮助其充分表达,有时候赵老师是她自己本人,鼓励*老师大胆表达,大胆述说;有时候是*老师的包容性替身,说出其不敢说的话,说不出来的话,给与其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有时候赵老师是*老师手里的那个孩子,回应着老师的话,(这个角色能帮助该老师降低内心的内疚和自责,帮助完成未完成的事件)。告别仪式是生活向度的转向,这一环节是要让*老师承认生活的改变,确信孩子们已经死去的事实,并顺利渡过拒绝期,和新的生活连接,开始新生活,这是哀伤辅导的核心内容。
“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吗?”*老师回答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虽然他们出生卑微,但他们个个都聪明,他们都是好孩子!“你希望这些好孩子们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那是一个桃花盛开的仙境,那里没有歧视,没有繁重的作业负担。。。。。。”
赵老师要求她选择一块彩色布,包裹好孩子们,送他们上路,她选择了粉色的布块,*老师一个个的亲吻、拥抱了代表27个孩子的玩具,轻轻的将它们放在粉色布块上,轻轻的包裹好,赵老师让其抱着这个包裹站起来,要求其把包裹紧紧拥抱,闭上眼睛,作最后的告别和分离并送他们上路,确信*老师松手后,赵老师接过粉色包裹,将其递给我们其中的一位助手,把包裹送出了帐篷外。
“你现在说说孩子们是怎样去的?”
“我看见他们都张开了翅膀,李**飞在最前面,带着他们往那个仙境飞去。”
“他们带着你的什么去的?选择一种颜色布条表示。”*老师说孩子们带去了她的爱(大红色布条)、希望(绿色布条)、还有温馨(粉红色布条),赵老师将这些布条铺在*老师的脚下,并通往帐篷外,做成一条彩道。“你看见孩子们在那个仙境里干什么?”“他们在做游戏。。。。。。”然后请她张开眼睛,看看孩子们离开时走的彩道,“哀伤们”跟着*老师,一起走在彩道上外帐篷外方向慢慢走去,*老师和她的“丈夫”继续走着,赵老师暗示我们回到彩道的末端。
“孩子们带着你这么多的爱去了那个美好的仙境,你的爱依然饱满,甚至更饱满,你是继续哀伤这些离开的孩子呢,还是把爱留给活着的孩子们?”赵老师示意我们蹲下,扮演留下的活着的孩子们。*老师选择把更多的爱给留下的孩子,“回头看看你的孩子们吧!”*老师转过身,看着我们,走向我们,蹲下了身子,我们轻轻的拉着她的手,轻轻的喊着老师,每个人以班上活着的孩子的口吻逐一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我们轻轻的拥着她,拥着*老师轻轻站起来,轻轻的哼唱《让世界充满爱》,在这过程中,赵老师在旁边说了许多关于你感受到了爱,爱要给出来,要爱自己。在心灵空间上,有什么走的,就要用什么来填充它的话语,并指导我们和*老师做吸纳,呼出哀伤,吸进爱,这是修通哀伤,完成和新生活的连接过程。
赵老师轻轻的将地上的三块彩色布条拿起来,轻轻的挂在*老师的脖子上:“请你看看你的心灵空间,有需要调整的吗?”
她说了现在的心情轻松多了,将黑色的悲伤叠成1/4,她选择了淡紫色的布条代表轻松,摆放在原来3/4的黑色布位置;她的感动增加了,因为她不仅为过去的学生感动,还为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感动,她将粉红色的布块打开了一些,比刚才的多了一半;她增加了绿色布条,这代表希望;赵老师问:你现在觉得孩子们会怪你吗?这是处理自责,赵说:“那你看看他们现在有多大,在什么位置”。苏老师调整了自责的布条,她的自责减少了3/4,赵老师在她调整代表自责布块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要真实的面对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哀伤后,人常常会出现失控,因为幻想的期待没有了,对很多事失去了可信任度,恢复这些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帮助她找回来。
赵老师请其再看看目前自己的心灵空间,需要处理什么情绪,她表示自己的恐惧需要处理,“你的恐惧是什么呢?”*老师回答因为如果学校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的话,她担心自己也会在人祸中失去生命,赵老师说:“这是你的愤怒造成的,恐惧是不可控制的,愤怒是可以处理的,看看,心灵空间中愤怒的位置占据得很大,这不是我们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为什么让自己的心里为这些人而痛苦呢?为什么要让它留在这里呢?坏人不会对我们的愤怒负责任,为什么要我们来承担这痛苦呢?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可以选择愤怒,也可以选择不伤害自己,去了愤怒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应该的,你准备做怎样的选择?”*老师:“我想把这些愤怒处理掉!”赵老师请她在我们这些助手中选择几个官员,作为愤怒的对象,诉说自己的愤怒。*老师迟疑了一下,最终选择勇敢地怒骂、职责和谴责这些“官员”。最后赵老师用地上表示愤怒的布条将两名“官员”捆绑起来,并要求“官员”不断重复“那些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是这样的……”等话语,激怒她,帮助她将愤怒转化为正向的力量,让其尽情宣泄,最终*老师反复和“官员”搏斗,用了非常大的力气将“愤怒”赶出了自己的心灵空间。抑郁是没有力量的,愤怒是有力量的,*老师赶走了愤怒,扩大了心灵空间,这是一种行动治疗。赵老师在此期间也说了几句话有认知的方向:人性是美好的,官员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赵老师请她再次感受当下的感觉,确认心灵空间是否需要调整,她把自责和恐惧拉到了旁边,黑色的悲痛也挪到了角落,再次扩大了绿色的希望,增加了红色的爱。悲痛、恐惧是不可能马上消除的,不可能一次的治疗就解决问题,这不现实,消除它们需要时间,这也是最基本的人性,是合理的,恐惧和哀伤也不见得要全部仍出去,恐惧的东西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哀伤可以留下一点怀念去滋养自己。
赵老师又问:“你需要多少时间?”“我希望自己可以躲起来,但教育局下了通知,23号要复课。”
赵老师拉着她的手,带她在心灵空间里顺时针方向(顺是前进,逆是倒退)走:“我们刚才在倒带,现在我们要走向未来,今天是6月10号,你在做什么呢?”
“我还在处理一些家访,这些工作到今天可能应该结束了。”
“现在是6月14日,你在做什么呢?。。。。。。6月20日、6月22日、6月23日,你在做什么呢?“
“我走进了教室,看到了我的学生们。。。。。。”我们蹲下扮演教室里的学生,大声的说:“*老师,我们爱你!”*老师轻轻的笑了,逐一拥抱了我们,我们也轻轻的笑了。。。。。。
赵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回到原来的位置,进行承诺保密,我们每个人都把右手放在胸前,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作了承诺。赵老师也对*老师提出了要求,要求她下午不外出,不做任何事情,不接触任何人,以保证今天的治疗效果,防止干扰。*老师表示自己感到轻松、快乐了很多,并对我们的帮助治疗表示感谢,主动提出和我们留影拍照纪念,我们送给她一顶志愿者的小红帽,每个参与治疗的队员都在小红帽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整个哀伤治疗过程使我们感受了心理剧确实是目前世界上首选的哀伤辅导治疗方法,对一切哀伤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团体能增加力量,在治疗中能把各种情绪剧具象化,直观的表达和表现出来,希望有更多的处于哀伤中的人能得到这样的治疗帮助,早日走出哀伤,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