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漉漉的大手托出一个山珍。哇塞!野生的猴头蘑,绝对的珍品。见过野生猴头,没见过这么大的。

长白山是慷慨的,一年四季给出不同的景色。冬天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春天里杜鹃花开,白雪红尘;夏天里山花烂漫,绿树蔽日;秋天里更是五彩山林,落叶纷飞。
难得在这五花山的季节来到长白山,有幸驾车环山大道,圆我一个多年的的梦想。

环山大道第一段,从延边安图的二道白河镇到长白抚松的松江河镇,以前我在夏天驾车走过这一段,记得当时山路险峻,道路泥泞。而现在,一条宽阔的大道横空出世,原本120公里的路程缩短为80公里,这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长白山管委会,开辟了一条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而且不收门票。

有了管委会,二道白河镇改为长白山池北区,为管委会首府,松江河镇为池西区,为区首府,也有一套区的领导班子。长白山由管委会、地方政府、林业局共同占有,交叉管理,其复杂程度一般人搞不明白。
话题不能扯的太远,回到长白秋色。在管委会沿大道修的观景台看长白山,尽管天阴看不到山头,但这近距离处的五花山美不胜收,真是天不给力景色给力。再一次感谢管委会,为过客修了观景台。

原本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开了3个多小时,只是因为“贪色”、贪景,有些还要一探究竟。白桦林下是什么?答案稍后。

林下种的山木耳,塑料袋里包着木削,为了木耳快速生长,据说要加30多种菌药。表弟告诉我,这样的木耳不能吃,给了我一包在山里采的野生木耳,足有二斤多。

环山大道趣事多,迎面呼哨而来两辆摩托,车上是当代彪悍的山民。

这一刻,五彩大道旁成了小秋收山民的集散地,他们交流经验,互相展示胜利成果。

这是元蘑,俗称冻蘑,生长在倒下腐朽的椴树干上,一棵树干会生长很多,我小时候曾经在一棵树上采过一麻袋,拿的动的拿走,拿不动的扔掉,当时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惜,因为山里这东西太多了。

嗅到猴头蘑菇鲜香,我想占为己有,山民开价200,我还价100成交,亏赚无所谓,只是想尝鲜。我说想搭一些冻蘑,山民说你随便捡点吧!于是,我捡了这几块,有大有小,还真不好意思多拿。一个筐,几块蘑菇,花费一个大毛。晚上吃了这东东,野猪肉青椒猴头,小鸡炖冻蘑,美味自不必说。
山民散开,又进入山林。他们明知保护区不允许进入,还是进了。山民们原本就是“闯关东”的后代,也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这边山民散去,又有“花花事儿”,两辆轿车呼啸而来,嘎然停下。

两个中年男子和两位妙龄美女,秃头男子为美女拍照,另一男子在车边观看,车是“辽B”牌照,原来是大连美女出没。这两对鸳鸯几乎我停哪儿,他们停哪儿,成心叫我羡慕嫉妒恨。

说说景观大道旁的枫叶,有黄、有绿、有红,煞是好看。

长白山的枫叶是小叶枫,红起来鲜艳夺目。
枫树不是一片片的,而是隐秘丛林,有时候要钻入树林观赏。

杂木林带,有桦树、椴树、黄菠萝、山槐树等,秋日色彩斑斓。

在松江河镇渡过一个秋风瑟瑟的雨夜,第二天继续环山自驾,这一段是长白山西坡,从松江河镇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60公里路程,走走停停五六个小时,西坡的山景与北坡的高山平原不同,而是山高水低,连绵起伏,车行山间,不时要钻山洞。
同样的阴天,却是不同样的山林景色。

仰望山坡,那里五颜六色,我想我见到了真正的五花山。
仔细看,这里以黄色为主色调,原来是一片白桦林。

山顶灌木丛,又是这样的郁郁葱葱的彩色。

如果不知道,你绝对猜不到这山溪中的小伙子干什么。我大声问:“抓到几个了。”他大声答:“一个也没有。”其实他在翻石头,抓林蛙。林蛙是山珍,可入药。
长白山西南坡已经有石头山凸现,山石上顽强的生长着小树、野草,覆盖有青苔。
陡峭的山上,立体的彩色画卷。
西南坡的小树林。

五彩山上是一片松林,必定是一个山顶平台。

西坡的环山大道还没有完全修好,有几段砂石路面,还有一个在修一个很长的山洞。这一段是已经修好的大路,路平景美。

我们在环山大道分两天驾车,第一天从和龙启程,翻越老岭,风很大,中午时分过二道白河镇进入环长白山北坡的大道,一开始阴天,后来又下起雨来,大雨中夜宿松江河镇,第二天进入环长白山西坡的大道,虽然天阴,但没有下雨,景色绝佳,下午2点到达长白县城,这里与朝鲜一江之隔,由于鸭绿江面只有十几米宽,可以清晰看到朝鲜人的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