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连!有多少东北人把你向往!借用《少林寺》里的歌词,表达对大连的热爱。不过,大连已非昨日之大连了,据说人口增加到了770万,弹丸之地承载了这么多的人口压力,城市已经拥挤不堪。我们转了三天,最后在老虎滩“后身”找到了大连昔日的“海”,看到渔船林立,回首“渔人码头”,却又看见现代高楼,西洋街市,不仅要问:“渔人啊!这还是你的码头吗?”
休渔的季节,港湾里填满了渔船。

旅游的淡季,渔人码头游人寥寥,到处都是拍婚纱照的。

渔人的午餐。

渔人码头,西洋街。

渔船那边是城堡。

小小渔船一字排开。

码头的鲜花,海中的船。

欧洲风格的小楼。

船老大的样子。

悠闲的海鸥。

一边是现代的高楼。

一边是待修的渔船。

石头和绳索。

真正的渔人只能望楼兴叹。

这里才是渔人的码头。

渔民的祈福。

渔船的断想。

空中的螺旋船桨。

码头上的格斗。

原来在拍《照片上的谋杀案》。

别墅院子里的珊瑚石。

渔人码头的新娘。

抱得美人归,新郎太陶醉。

昔日的老虎滩公园加上了“海洋”二字,门票210元。记得前几年大连人曾经抗议过,但无济于事。

老虎滩已经不是公园了,是那些给我钱我都不想玩的游乐项目,见不到老虎滩的滩和海,看看广场上的雕塑,叹门票猛于虎也。

海滨的傅家庄海水浴场,不用门票,是婚纱摄影的天堂。




星海广场已经被高楼包围,沦落为街心花园。“花园”一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赶拍毕业照。

海边广场上的鸽子。

音乐和体育的联姻。

海的向往。

大连人民广场。

俄罗斯风情街。

远东铁路的起点。

上海路的街头。

老式的、破旧的有轨电车。

天津街夜市。

各色小吃。

最多的当然是海鲜。

大连海鲜是活的海鲜。

老婆三十二年没有来大连了,本想找回逝去的青春的记忆,无奈,时间太久,变化太大,最后只能说:“相见不如怀恋。”记得那是1981年的夏天,大部分同学第一次见到大海,我们在老虎滩划船,我跳入海里,采回许多海带,上岸时不小心进入岩石群,膝盖磕出了血,现在还有照片为证。不过,大连的海鲜依旧给力,好吃而不贵,我们连续朵颐,三天居然没有坏肚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