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王强(化名)
江苏淮安 2008年10月
19岁
当时读高二
现在就读一所财经二本学院
个案的强迫症,从十二岁开始发作,一直持续至今。与我的结缘,是通过网上的一次偶然聊天,不经意说到自己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做强迫症的治疗,一次的咨询费用是三百元,只有一小时,家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一起开一家小小的服装加工店,收入微薄,而自己也是很内疚,本来就是个学生,没有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花着父母的钱看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疾病,压力很大,而父母特别是母亲,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觉得丢人。
当时我正在黑溪机构做专职心理咨询师,我的强项是焦虑症与抑郁症,对强迫没有太大的把握,出于好奇,也是出于挑战一下自己,更是对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所得的一次检验与认证。于是我就主动的接了这样一个个案。当然是收费的,每个月四百元,一周咨询二次,一次一小时。而他在当地做一次心理咨询的价格是三百,所以,他很开心的接受了我的咨询与收费。
王强的强迫症,主要表现是强迫思维为主,也有强迫行为,有一种穷思竭虑,对出现在脑海中的任一想法,都会相这个想法是代表着什么,是一个好的预兆,还是一人不好的预兆,然后开始想着如果是好的预兆会如何,如果是不好的会如何。然后双接着想,好的话,我今天就会有好运,如果不好,我今天就要倒霉,所以,每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先在内心中做一番心理的角斗,等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安静下来后,才会去做事情,而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还时不时的冒出一个想法,这时王强,又要停下来,停下学习,开始想,这个想法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冒出来,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如果是好的意义,会如何,如果是不好的意义会如何。这是一个思维定势,也是一个归因定势,无论出现什么状况,出现什么行为,都要在他自己的定势里走一遍,只有自己认可了安心了,才会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王强还有典型的强迫行为,主要的表现是每次出门,都要问自己要不要带钱包,如果带了钱包就会给自己带来顺德,内心有一个对自己这次出门就一定有好的收获和预期,如果不带,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个是相当不好的。而且五强的强迫行为,不仅只有一种,已经严重泛化,比职,出门带不带钱包这一事,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决定后,开始出门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出门后,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如果先迈右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先迈左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下来,单就他出一次门,在正常人,根本不要考虑,想好了,有时根本不用想,就可以出门,而在王强这个强迫症的人来讲,出门不仅是一次出门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面对的不仅是一闪出门的行为,先是为什么会产生出门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然后在内心经历一番自我的斗争,然后,结束后,再考虑出门要带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要带,什么东西不要带。如果带会如何,如何不带会如何。这样一番内心自我的斗争,时间消耗了,内心能量也消耗了。面对于出门这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来讲,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
如果仅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罢了,最让王强受不了的是,出门后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虑这样长的时间,还是很不理解,又在想为什么自己会这样,这不是笨蛋吗,别人为什么不这样痛苦,而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这真是让人痛苦让人难堪。这是为什么,内心焦虑与痛苦,又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只能自己压着,久而久之,习惯了压抑,习惯了这样一个人思考与沉默。每一次的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都让自己很伤心很痛苦,而每一次的痛苦,又让自己更加的讨厌自己的强迫,进而讨厌自己的人,开始自责,开始自我厌恶。不能接受自己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让人讨厌的人,至于自己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症状,又不好意与人分享,与人交流,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痛苦,很是折磨着王强。
(说明: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咨询案例,已经快接近三年时间,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咨询师将个案的咨询过程,运用的心理学方法,遇到要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心理学术语,尽可能详细的叙述,一是达到与同辈咨询师交流的目的,二是让更多的强迫症及神经症患者,通过这个个案,增加对强迫症的了解,增加走出强迫症的信心,以期助人自助,对每一位正在痛苦中挣扎的患者,有一些帮助。本人是以回忆的形式,把自己近三年的咨询思路与个案进步情况,以时间为轴,叙述咨询进程,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电话15901780281
QQ228688165
强迫症免费交流群12739309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