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之路怎么走(四)
(2014-10-17 10:42:50)
标签:
健康 |
营养师之路怎么走(四)
营养师很火。
这在以前一直都是一个预判,
但现在,慢慢的成了现实。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军用的,总比民用的要好。或者说,军用的,往往比民用的要先进。
2012年央视热播:营养师在医院炙手可热。报道了沈阳军区总医院全院护士报考学习营养师的新闻。这条新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条,谁也无法否认,营养师开始被重视。
2013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国发【2013】40号)《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营养师、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
前天听交通广播的新闻播报时,听到了一条:安徽的营养师最近很火。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新闻标题:私人营养师现身合肥定制一日三餐 月收入过万。内容里有这么一段:
在掌握了家人的基本情况后,她开始从保姆的烹饪方式、就餐使用的饭碗能盛多少米饭、冰箱里剩余的食材等方面入手调查这家人的饮食习惯,从而找出其中不健康因素,进行修正。第二阶段,杨洋开始为每位家庭成员定制个性化的食谱,开始教他们怎么吃更健康。“每周日上午,去送一次食谱,一个月送四次,每次不重样,并且会在食谱上标注各种注意事项。”杨洋说,与此同时,她还会每周监控这家人的身体各方面变化,随时变化食补方案。
营养师之路怎么走,在这条新闻里已经有了基本的参考答案。
最近,来我们这里学习营养师的很多,各行各业的都有,各种学历阶层的都有。让我吃惊的不是连博士生都来学营养师,因为能读到博士,他们的思维观念和学习意识都是很强的。
初中毕业的,来学营养师,我很佩服他们,佩服他们的营养健康意识。按说,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是要弱于那些学历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且能掌握最新信息的人。但我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意识竟然这么强。他们不见得知道DRIs是什么,但是他们一定知道:“治疗于后,不如摄养于先”这条古训。
不要小看这个意识:意识产生语言,语言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本人和他的家庭,将因这个意识,而获得更多的健康。
现在学营养师,不见得能捞到很多真金白银,但是养成系统的营养观念,是第一重要的。我相信: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学了营养师,他整个家庭的饮食观念都会逐步的改善。其次,有一种战略抢先,叫做【卡位】。
因为营养师,会越来越火!
手机用户,请关注微信公号【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