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2013-08-04 20:52:2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系列科普宣讲活动

铁路职工亟待营养科普  膳食指南宣教再掀高潮

湖北中本营养师网www.hubeiyys.com


湖北中本营养师网信阳报道 8月2日,朝阳教育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系列科普宣讲”,在武汉铁路局信阳工务段举行,湖北中本营养工作室创始人孙光夫应邀主讲《平衡膳食与均衡营养——铁路职工的饮食与营养》,讲座由付健主任主持,张红宾副段长发表重要讲话,来自信阳、漯河、驻马店线路车间的100多名夜班职工参加集训。

此次讲座前,孙光夫老师曾于4月25日至26日前往信阳工务段,对夜班职工的饮食营养和健康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连续走访了信阳东、漯河西和驻马店西三个站区的工务职工食堂,此次讲座中,孙光夫老师提出了如下饮食营养改善建议:

1.对厨师或餐饮从业人员进行营养配餐专业培训,从源头抓起,调配合理膳食,以达均衡营养。

2.保证充足的能量。营养合理首要的一条,就是摄入的总能量必须满足人体的需要量。成年男性重体力劳动者,如线路工,每日热能供应需要2600 kcal~3000kcal。

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供给量的55%~65%,蛋白质供能比占10%~15%,脂肪供能比控制在20%~30%。

3.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夜班工人劳动强度高,能量消耗大,应注意蛋白质的补充。鱼、禽、蛋、奶、瘦肉及豆类等优质蛋白质,要达到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的一半左右。优质蛋白质是高生物价蛋白质,能提供最完全的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谱,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少。这对保障夜班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都是很重要的,但动物蛋白要放在日餐中比较好。
4.摄入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夜班人员眼睛容易疲劳,而维生素A 参与调节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质的合成,能提高人体对昏暗光线的适应能力。维生素A 大多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特别是动物的肝脏中含量最多,其次是蛋黄、鱼子、鱼肝油、牛奶。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韭菜、菠菜、南瓜、黄豆、红薯、番茄等,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摄入后,在小肠黏膜和肝脏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维生素A ,有利于夜班人员提高视力。

5.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夜班人员应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由于体能消耗和休息不好,夜班人员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的消耗量加大,应适量补充。缺乏维生素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脾气暴躁等现象。谷类、蔬菜、动物内脏、果皮和种子胚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

足量的矿物质补充,能够改善免疫力,增强体质,特别是要注意钙的的补充。夜班职工白天要注意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6.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调查得知,夜班职工,每周连续上四天夜班,凌晨四点夜餐后,即睡觉,一直到中午。有些职工甚至睡到下午两三点钟,不吃午餐,晚餐后继续睡觉,每日睡眠大大超过7个小时~8个小时。也有职工睡眠欠佳,夜班后,睡不着,久而久之,睡眠障碍,影响健康。
建议睡眠要定时,累计7个小时~8个小时即可。白天光睡觉,不运动,不活动,不学习,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7.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两点
夜班人员由于体内生物钟(昼夜周期)的改变,不能适应新的时间节奏,会感到睡不香、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吃东西没胃口。因此,在饮食安排上需要动一番脑筋,改善饭菜质量,以保证夜班人员吃饱吃好,满足其能量的消耗。

建议夜班职工实行一日三餐两点的进食制。

【备注】企业VIP客户和职工营养健康讲座、员工饮食营养培训、企业职工饮食改善方案制定与营养顾问,请联系027-85714800  QQ:29269915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孙光夫赴信阳铁路工务段宣讲膳食指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