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老子《道德经》,今有光夫《营养经》
(2013-07-30 14:19:54)《營養經》
【撰寫】孫光夫,字和道,湖北中本營養工作室創始人
第一章:食可食,非常食;飲可飲,非常飲。無飲,天地之枯;有飲,萬物之潤。故常無添,以觀其食;常有加,以觀其飲。此兩者同攝而異出,同謂之補。補之又補,營養之門。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味美,斯鮮矣;皆知膳之偽膳,斯不養矣。故咸淡相宜,葷素相搭,粗細相配,溫涼相間,五味相和,穀豆相隨。是以聖人調合理之膳,攝均衡之食,萬物烹焉而不辭,生而拌之,熟而燴之,飪成而不拘。夫唯不偏,是以不頗。
第三章:不尚鹹,使味不重;不貴饕餮之宴,使客不為奢;不見可欲,使食心不亂。是以聖人之飲,淡其口,虛其腹,弱其味,強其骨。常使民無癡無貪。使夫食者不敢妄也。味無味,則無不養。
第四章:營養,而補之或不盈。衡兮,似萬物之宗;虧兮,似或存。吾不知誰餐謀,均衡為王。
第五章:天地不飪,以萬物為食材;聖人不飪,以自然為食材。天地之間,其猶美味乎。烹而不調,攝而不動,多食不窮,不如守衡。
第六章:谷類為主,是謂傳統。傳統結構,是謂飲食根。五穀相配,雜糧互搭。
第七章:粗細搭配。粗細所以搭而配之者,以其粗纖維,故能蠕腸。是以低血糖生成之指數,而抑糖尿病變。何故能如此邪?控胰島素故。
第八章:上膳若水。水善利軀體而無疑,處體重之最多,故稱飲道。烹膳食,結膳緣,享膳味,悟膳道,秀膳藝,展膳技,動膳時。夫唯不善,故無優。
第九章:持而飲之,不如其汁;摻而兌之,不可長保。色素滿瓶,莫之能售;防腐而超,自遺其咎。未渴先酌,飲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