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如何发生的?
(2012-04-25 23:10:26)
标签:
牙周病健康 |
分类: 口腔知识 |
牙周病可以简单地说成是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一些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的促进下造成的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因此,影响牙周病的因素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牙菌斑,局部促进因素和全身促进因素。
1、牙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细菌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动物实验证实,在没有细菌的情况下,即使有牙石、丝线结扎等刺激也不会造成牙龈的炎症,更不会发生牙周炎。细菌必须借助于牙菌斑这样一个微环境来抵抗宿主的防御、抗生素的杀灭作用等,并在牙菌斑内生长、发育和繁殖。牙菌斑中细菌的抗原成分、各种酶、毒素及许多代谢产物可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或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某些致病菌或毒性产物也可入侵牙周组织,直接破坏牙周组织。
2、局部促进因素。局部促进因素是指影响牙周健康的口腔局部因素(而非全身作用),这些因素会促进或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或造成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使之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或对已经存在的牙周病起加重或加速破坏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牙石、牙齿拥挤及位置异常,解剖因素、不良修复体、正畸治疗、食物嵌塞、创伤性【牙合】、不良习惯等。
(1) 牙石。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虽然牙石不是牙周炎的原始病因,但是牙石对牙周炎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病学发现,牙石量与牙周炎呈明显的正相关。牙石为菌斑的进一步积聚和矿化提供了理想的表面。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与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牙石的多孔结构容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牙石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因此,牙石是牙周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去除牙石是牙周治疗和疗效维护的基本原则。
(2) 牙齿的位置异常、拥挤等会造成口腔自洁作用及口腔卫生措施效果不佳,局部菌斑堆积、食物嵌塞等,因而好发牙周炎。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使牙菌斑堆积。
(3) 不良修复体。补牙也好,做牙冠修复也好,修复体与牙齿组织之间的衔接应该是光滑延续的,如果衔接处出现缝隙或台阶,或形态与原牙齿形态不符,这样的修复体都叫不良修复体。不良修复体容易造成局部食物滞留、菌斑聚集。
(4) 解剖因素。牙根分叉,牙根邻面的凹陷等等都使得牙周治疗和口腔卫生措施难以实行。因而,局部也容易造成食物滞留和菌斑聚集。
(5) 正畸治疗。可摘式或固定式矫正器均会助长菌斑的堆积。尤其是采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治疗,由于正畸零件使得口腔卫生措施的难度增加,因而容易造成菌斑堆积,牙龈炎症,甚至牙龈增生。不良的正畸治疗更可直接造成牙周组织的创伤。
(6) 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是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嵌塞物的机械刺激作用和细菌的定植,除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外,还可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炎,也可以加重原已存在的病理变化。
(7) 不良习惯。比如口呼吸,可以使上前牙牙龈因为外露干燥、以及牙面缺乏自洁作用,因而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牙龈增生、肥大。
(8) 牙面着色。大而厚的色斑沉积物可以提供菌斑积聚和刺激牙龈的粗糙表面,继而造成或加重牙周组织炎症。
3、全身性因素。牙周致病菌的存在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单有微生物尚不足以引起病损,宿主的易感性也是基本要素。易感的宿主以及某些能增加宿主易感性的因素是影响牙周病的方式、类型、进程和对治疗反应的重要因素。这些全身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激素、吸烟、精神压力、系统性疾病等。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牙周炎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或)重度牙周炎,可能是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
(2) 性激素。内分泌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妇女在生理和非生理情况下,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牙周组织的明显改变,尤其在原已有菌斑诱导性牙龈炎症存在的时候更是如此。许多研究表明,妊娠妇女的菌斑指数与妊娠前相比无明显改变,但牙龈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却增加,分娩后炎症可消减。同样,青春期少年牙龈炎的程度加重而菌斑并无增加。性激素及其代谢物存在于牙龈组织中,炎症时浓度增加。妊娠期龈炎由菌斑引起,因激素水平增高而加重。妊娠或服用激素类避孕药时牙龈炎症加重,可能是血液和龈沟液中激素浓度增高的结果。
(3) 吸烟。吸烟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小血管收缩)、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炎症过程。近年来的多因素分析资料表明,单纯用细菌解释发生中毒牙周炎的危险性为20%,而吸烟是同等或更重要的因素。因此,戒烟是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4) 精神压力是机体对感受到的精神压力或不幸事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精神压力增加了激素及免疫介质的释放,从而影响宿主防御系统的功能。大学生在考试期间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发病率比平时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精神压力、悲痛和应对行为方式与牙周病的关系,发现经济拮据所造成的精神压力与牙周组织破坏的关系最明显。精神压力不仅降低机体的抵抗力,而且可以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如可能忽略口腔卫生,致使菌斑堆积过多而加重牙周炎。另外,有精神压力者,可能吸烟量增加,饮酒过度,同样也可以加重牙周病。
(5) 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免疫调节能力下降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障碍。艾滋病病人因其全身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抗感染能力下降,所以发生在艾滋病患者的牙周病进程要比未感染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