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牙菌斑?

(2012-04-05 06:35:49)
标签:

牙菌斑

形成

龋齿

牙周炎

健康

分类: 口腔知识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是一群软而未矿化的细菌群体。牙菌斑为透明状,肉眼不易发现。牙菌斑的表面为细菌自身分泌的多糖基质所包裹,牙菌斑内的细菌通过这些多糖基质相互粘附,并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牙菌斑具有以下特点:

1、          牙菌斑内的细菌借助于多糖基质粘附在一起,相互附着很紧,与悬浮的单个细菌不一样,牙菌斑一旦形成后难以清除,不能被水冲掉或漱口漱掉,只能用刷牙、牙线、牙间隙刷以及洗牙等方式去除。

2、          牙菌斑内的细菌借助于生物膜的特殊结构能够抵抗宿主的防御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等的杀灭作用,是细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理想场所。

3、          牙菌斑是龋齿的必要因素,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牙菌斑内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产酸,造成菌斑下方的牙齿脱矿、崩解,形成龋洞。牙菌斑内的细菌及其毒素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没有牙菌斑就没有龋齿,没有牙菌斑就没有牙周炎。

牙菌斑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          获得性膜形成。获得性膜由唾液中的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形成速度很快,清洁过的牙面数分钟内便可形成,1~2小时迅速增厚。

2、          获得性膜形成后,口腔内的细菌便粘附在薄膜上。

3、          菌斑成熟。细菌通过粘附和共聚相互连接,定植菌迅速繁殖和生长,导致菌斑细菌数量和种类增多,形成复杂的菌群。菌斑早期增长较快,但成熟较慢,约10~30天菌斑的成熟达到高峰。成熟的菌斑通透性较差,产酸菌产生的酸不易扩散,局部可以形成高浓度的酸从而造成牙齿的脱矿、崩解。成熟的菌斑内的细菌毒素可以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

牙菌斑在口腔的两大疾病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生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口腔卫生保健的核心就是菌斑控制。菌斑控制的措施包括,刷牙,使用牙线,使用牙间隙刷,定期牙周洁治等。只要认真做好这些保健措施,就可以控制牙菌斑,减少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