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去了

分类: 我的小日子 |
年已经过完了,还在偷懒没去上班,继续休假。几乎没有电话,可见去上班也是没有事情。
过年好累,累得G同学腰酸背痛,比一年出的体力还多。
腊月二十八才开始清理家里,其实主要是清理东西,断舍离。终于下决心清理了衣柜和床底,太多的衣服,有很多年没有上身了,还有小酒窝的那些中学、大学的旧衣,肯定是不会再穿了,这次就全部扔掉,包括旧鞋,或者穿着不合脚的新鞋。扔到门口看着保洁动手扒拉会比较别扭,就开车送到其他小区的收旧衣处,至于人家怎么处理,那就眼不见心静。
家里一下子清爽了许多。其实春夏秋冬,真正需要的物件没有几样,而且我还只爱穿新买的。
清理了十年前的旧杂志。看《人物周刊》上的一期期封面,“青年李克强”“第一夫人”“阿里巴巴上市时刻”“重庆红与黑”“是非过后贾跃亭”“非典十年”,恍如隔世,物是人非,有一种风流总被雨打风光吹去的感觉,真的只有十年吗?
清理了书架上的没用的一些书。把去年看过的书分类整理了一下。那些当年从英国搬回来的原版书,都已泛黄,本来集中起来要扔掉的,转念一想,kindle已经不能再买书了,以后退休后的大把时间,如果再想读原版小说,可能还要重新买,就又摞起来了。
清理了厨房的冰箱和柜子,又扔掉一大批过期的瓶瓶罐罐。
海边的房子住了十年,还是喜欢这个厨房。当初G同学是花了心思设计,用户体验感超好,厨房里所有东西都可以收纳起来。用了十年,每天至少做两次饭,还不算油腻。朋友总说没有烟火气,其实厨房就是可以这么舒服。
除了看剧时,每天两个人在厨房餐桌前的时间最多,喝咖啡、喝茶、看书、用电脑,闲聊,很是惬意。
据说白宫虽大,但每任总统一家最常呆的地方也是厨房。看《纸版屋》时,Underwood夫妻也是在厨房的时间多。
过年期间,每天都睡到自然醒。除了亲友的聚餐,只要天气好,每天都要去海边走一圈。有一天傍晚,还看到了冬天里难得一见的晚霞。
海边的人比平时多,多是一家人,常见的一家三口,在外读书或工作的子女回到小城,这时就有点想小酒窝了。她已经有9年没有在国内过春节了。其实年对她们这代人已经很淡了,我也不愿意让她过年回来,天气又冷人又多,对小朋友是个负担。
初七,返程的人开始上路了,终于上岛走了一圈,天气实在太好了,每张照片都像一幅画。
初九,上班第一天再去海边走路,蓦地就没有人了。木栈道中间居然有一只小猫大模大样地在那里打盹。
看了三场电影。
最喜欢的当然是《热辣滚烫》,电影的前半段笑点密集,还都是抖包袱似的,在轻描淡写的后一句上,不会有被咯吱的不适,那些肢体的小动作太有生活细节了。贾玲瘦下来真的很励志,不管电影怎样,一个女导演在贺岁档的成功,就已经很励志。《飞驰人生》就全是男的,故事线单薄,可能只有男人才能体会到男人之间的交情和热血。最不能接受的是《第二十条》,无关紧要的夫妻俩抖机灵耍贫嘴既浪费时间又聒噪得让人脑壳痛,真正要讲的法律的问题根本没有讲,然后就突然一大段激情演讲,解决了全部问题。法律人真的不能看法治剧,看得郁闷。但好处是,从这个电影起码知道大的趋势是支持第二十条的。
两个人一起追了三季《黄石》,除了达顿家族的爱恨情仇,黄石的瑰丽风光,牛仔的热血生活,印第安人的命运,蒙大拿州的历史,都很好看。看完五季后还有《黄石:1883》《黄石:1923》,回头再看达顿这家人的来处,可能会更理解老约翰拼死也要保护传了七代人的农场的执念。还有正在拍的《黄石:666》,这个坑掉进来就很难再出来了。
我自己看了五季BBC迷你剧《斯特莱克探案集》,每季只有四集。英国的刑侦剧别具一格,一开始看着寡淡,但后劲十足,每季里的那一桩案子都不只是案子,还是千疮百孔的人生故事,同时两个主角的前世今生在探案的过程中一点点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