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行占中,有“羽虫之孽”一项,被归于火发生变异时,产生的一些现象。其中有“鸟巢”故事,读来颇为有趣。
首先是“鸟自焚其巢”。据《汉书》记载,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鸢鸟自焚其巢。当时有男子孙通等人,闻山中群鸟鸢鹊声,赶往视之,见到鸟巢在燃烧,已经堕落到地上,还有三只鸢鸟被烧死。树大四围,巢去地五丈五尺。太守平以闻。鸢鸟色黑,属于贪虐之类。《易经》中旅卦上九有云:“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是不祥之兆。再者泰山为岱宗,是五岳之长,更是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上天是在告诫说,勿接近贪虐之人,听其贼谋,那样将会产生焚巢、自害其子、绝世易姓之祸。其后赵飞燕得幸,立为皇后,弟为昭仪,姊妹专宠,闻后宫许美人、曹伟能生皇子,昭仪大怒,令皇上夺取而杀之,皆并杀其母。成帝崩,昭仪自杀,事乃发觉,赵后坐诛。这正是焚巢杀子后号啕之应验啊!也有观点说,这预示着王莽贪虐而任社稷之重,卒成易姓之祸云。总之,按照京房《易传》观点:“人君暴虐,鸟焚其舍。”
其次是“鸟筑巢不当”。《晋书》记载,在景初元年,陵霄阙开始建构,就有鹊在其上建巢。鹊体白黑杂色,既属于羽虫之孽,又属于白黑之祥。皇帝询问高堂隆,此为何种预兆?高回答说:“《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这是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住之象。上天似乎警示,宫室未成,将有他姓之人控制,不可不深虑。”于是皇帝王改颜动色。《晋书》中还有记载,吴孙权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为南阳王,遣送至长沙,结果有喜鹊在其船之帆樯上筑巢。太子和故人听闻此事,都心生忧虑,认为樯末倾危,不是久安之象。后来果然不得善终。
又见《宋书》记载,在魏明帝青龙三年,戴頠在钜鹿人张臶家筑巢。臶博学,做人有高风亮节,不应袁绍、高干之命,魏太祖下令他亦不至,优游嘉遁,门徒数百,太守王肃雅敬之。时年他百余岁,对门人说:“戴頠是阳鸟,而巢于门阴,此凶兆啊。”乃援琴歌咏,作诗一首,旬日而卒。
类似情况,《宋书》少帝景平二年春,鹳巢太庙西鸱尾,驱去复还。《隋书》武平七年,有鹳巢太极殿,又巢并州嘉阳殿。雉集晋阳宫御座,获之。京房《易飞候》曰:“鸟无故巢居君门及殿屋上,邑且虚。”其年国灭。《隋书》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乌鹊巢帝帐幄,驱不能止。帝寻逢弑。
其三是“鸟巢怪异”。《旧唐书》记载,在贞观初年,有白鹊在殿庭之槐树上筑巢,其巢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太宗说:“我经常嘲笑隋文帝好言祥端。瑞在得贤,白鹊子何益于事?”于是命令将鹊巢拿下来,送到野外。高宗文明时期之后,天下频频发生雌雉化为雄雉事情,或半化未化,兼以献之,这都是武则天将临朝之预兆。
最后是“鸟在地上筑巢”。《旧五代史》唐天祐十九年,城东麦田中,有群鹊数百只,它们均以平地为巢。显德元年三月,潞州高平县有鹊巢建于县郭之南平地,巢中还有七八只雏鹊。这些违反常理现象,不可言其为祥瑞。(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6年5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