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文化人——内斗、萧条(深圳商报2012年5月11日)

(2012-05-11 12:43:43)
标签:

文化

可爱的文化人——内斗、萧条(深圳商报2012年5月11日)

内斗

近三十年,由于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强势,“购买版权”始终是做出版的热门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开始起步。那时国内出版界的参与者还比较少,在国外书展上,只能见到少许中国人,拖着书箱,在外国展台间跑来跑去。见面打招呼时,老外总好问:你是日本人吗?

没过几年,情况大变。同胞们蜂拥而上,在任何国际书展上,随处可见黄色面孔,在展台与人群中游动。国内出版机构参展,也有一个变化过程。最初是旅游附带参展,后来是参展附带旅游,再后来就只是参展了。这是进步,但接着是激烈的竞争。一位外国出版商对我说,只要有一个好项目出现,至少会有五家以上中国出版公司赶来竞标。比如一套有名的绘本《365个民间故事》,竞标的出版公司有二十多家,结果自然是哄抬版税,渔翁得利。

其实这也正常,市场经济么。但在竞争中,国人的小聪明经常会发挥作用。在一次书展上,我们已经谈好一套书的版权,第二天去签约。到了约定地点,我见到两位来自中国S市的同行刚刚起身离去。再谈时,老外的态度全变了。她说暂时不能签约,听说你们的出版社地处边远地区,经济实力有问题。她还听说,我们所在城市的机场也很小?分手时,老外有些不好意思,她安慰我们说,不要紧。林肯总统不也是从小地方出来的么?

那时我还在辽宁工作,许多老外确实不知道辽宁地处何方。即使在国外的天气预报中,世界大城市也只有北京、上海。有一位老外倒是例外。他说:“辽宁?我知道,它在中国的北方。去年在电视中,我还看到那里发生了雪灾!”近些年,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这样的情况才有好转。

萧条

说到国际书展,最有名的是法兰克福书展。它创建于一九四九年,它的滥觞却可以追溯到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时期。曾任二十五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席的彼得·卫世浩先生,著书的名字即为《法兰克福书展六百年风华》。从前它只是西方世界的文化盛会。直到最近二三十年间,伴随着全球化风潮兴起,才把它变为多元文化的集聚地。

记得上世纪末,最初来到法兰克福书展时,我被那庞大的场面、高品质的图书和西方文化的恢弘气势震住了。我们穿着西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大有一种“朝拜”的感觉。心中想到《易经》中的话:“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二零零一年是一个转折点。“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后一个月,法兰克福书展如期举行。有朋友对我说过,任何国际聚会,有美国人在才热闹。这一次许多美国出版商都没来,书展的核心“欧美厅”立即萧条了。十月十一日那天,我正在欧美厅活动,恰好在一个月前飞机撞击世贸大厦那一刻,大厅突然凝固了,所有的人都自觉地伫立不动,低着头,哀悼“九一一事件”中的遇难者。

那一年,书展的商业气氛低落到极点。但西方人依然不忘幽默。我见到书展简讯中,有一条消息叫《妓女动态》,其中写道:书展期间,妓女们的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她们只好另谋生路。比如,做书展活动的引导员,给外国人做导游,还有去做图书校对、新书推介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一,因为近些年欧美经济衰退,书商们来的越来越少;其二,因为在紧张、孤独的书展期间,书商们找到了更好的排解方法,那就是男女编辑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丰富了。

俞晓群(北京)·可爱的文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