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眉睫:《幼童文库》的再版意义

(2011-10-25 09:40:19)
标签:

文化

眉睫:《幼童文库》的再版意义

  关于图画书的源流,至今儿童文学研究界似乎已经达成一些共识,认为欧美、日本图画书对当今中国图画书的发展有着最大的推动作用,仿佛今日中国图画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的征程。
  最近翻读葛承训、沈百英等民国学者的儿童文学论著,方知上世纪三十年代国人关于图画书已经有了深刻认识,而且民国时期童书出版水准也已经相当地高。这里不妨引用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一段自述。他在《我的图画书论》序中说:很久以来,我作为一个日本的出版人,常感到对中国负有责任。这是因为,中国儿童书的出版在20年代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水平,然而30年代以后却由于我国的侵略战争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我一直希望能为中国出版界做些事情,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幼童文库》初由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推出第一版,当时的商务老总王云五称其为创造性出版物。时隔77年,在新一代出版人俞晓群的主持下,海豚出版社又出版了修订版。新版第一集分为十册,收录了原版的40小册,讲到了笨人造屋、树居人、电的世界、小鸡学啼等。
  当时的图片均系手绘,非常精致,而文字也非常有趣。比如:月亮白光光,照遍四方。孩子喜欢月亮,可惜天高飞不上。这样的性灵文字在今天小学语文教材里已经见不到了,教材体已经将原有的文字予以改造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早已进行了本土化进程,并很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完成了自己的儿童本位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学理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作实践。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蒋风在《儿童文学原理》引言中说:虽然西方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要比东方早,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比东方丰厚,但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东方的起步却并不比西方晚……中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既不晚于西欧也不晚于日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幼童文库》正是在中国早熟的儿童文学理论背景下,忠实地实践了民国时期儿童本位理论的幼儿文学顶峰之作。《幼童文库》的再版,将极大地推动人们对图画书和幼儿文学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