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俞晓群《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人和事》(肖璇)

(2011-06-22 11:35:51)
标签:

文化

“我们正在做一件好事情,先人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还要老老实实地做下去,力争好起来!”

 

我是在读到第14页第3行的这句话时被触动的,这是俞老在说自己亲力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时的一句。其实对于这个文库起初的10年规划之豪情创建以及后来的看似惨淡表现,我是并没有太多兴趣的,但是不得不说我深深地为上面那句话震到了。是已经很久(或者说从来)没有见过有出版人愿意用这样的心境和情怀对待自己的出版工作了,我还没有机会探询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老友如此认真的德行,却从其提及后来人们对国学作者和选题的疯抢时那份无奈的感慨里,印证了这个行业的浮燥(甚至是失德)

 

这书读起来是有趣的,不过与其说它是三十年的书业,倒不如看成作者对自己几十年行走行业的工作总结更为贴切。我总觉得回忆总是劳神又费力的事儿,再,于我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娃来说读太舒缓的书其实多少是有些吃力的,不过,这书好读,读时也每每总是都会被一两个细节触动……我想俞老也是想借此留下自己的一些记忆吧,字里行间读来都有显现。比如提到索引,说到它的去留时,没有简单的评价哪种更好,而是认真的陈述了各式做法的结果,又列举了有些看似马虎的应付差事背后真正的用心操作;还有,俞老对作者的尊重是随心可见的,甚至因为些许不愉快与作者的歉意都会持续很多年,这样的心和态,是一种略带了老土的大心胸;再有,曾几何时,书评成了一些人换零花钱的路子,却有几人能像俞老一样面对着一大套书是要准备每一本都写个书评而且要认真而为的?直到最后有几本没有写也不是因为偷懒不想写,而是写不出来。好一个写不出来,我是敬佩的。

 

我是想多写几句的,却总觉得有些东西是读过感受过才能真正理解的,或者还是自己表达的功力太差吧,甚至第一次觉得不敢对这样的一本书、一些文字,作太多的评述。只是读,就好。从书见人,从字见人,从心见人。待有一天,能够有机会与俞老当面一谈,学习,请教……(2011,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