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德国行

(2009-10-09 09:11:24)
标签:

环保

德国人

太阳能

房子

默克尔

樊登

主持人

娱乐

分类: 随笔

除了房子,我们还能向德国学些什么? 

樊登

                  樊登德国行

                                       樊登在安联球场前

 

    这次德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寻访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房子,所以先说说房子的事。德国的房子真好,密度和高度都不高,主要是因为人家人口少,而且不断负增长。虽然政府一再鼓励德国人多生孩子,生得越多奖励越大,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不要孩子。在慕尼黑有这样一个规定:所有新建的房子不能高于周边的房子,因为可能影响到周边房子的隐私。所以整个城市除了教堂的哥特式大尖顶之外几乎没有高一点的建筑。

               樊登德国行

                                        德国街道

当地的一个比较大的开发商开发了一个在当地算很大的楼盘,我放眼望去,也就不超过七八亩的样子。也有小户型,但也都不高,而且房前屋后都是绿地。为了掌握未来的趋势,我们参观了很多样板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欧洲非常知名的贺府楼(huf house),房子主要用玻璃和木头搭建而成,他们的设计理念是让房子外面的风景成为房子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善于担忧的中国人,我们自然产生了很多疑问:着火了怎么办?玻璃被人砸破了怎么办?被人偷窥了怎么办?冬天保温吗?夏天会不会晒透了?因为在我们看来,木头房子只能是风景区里建起来玩玩的,真要做住宅还得是钢筋水泥才牢固。可见习惯是无知的沃土。木头房子可以比钢筋混凝土的房子耐烧(德国有具体的耐烧时间标准);玻璃可以做到很结实,甚至能达到防弹的标准;

                  樊登德国行

                                       纽伦堡

 

德国很少有人会趴在窗子上往里看,况且,你还可以安窗帘呢;三层的玻璃墙之间被充上惰性气体之后隔热隔音,没有气泡和脏东西……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房子非常环保。德国的房子都讲究每平米的能耗,现在有的房子可以做到自己产生的能源足够自己用,富余的能源还可以卖给国家。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地热、空气和太阳。抽油烟机要排风,房子会吸收了风中的热量并且过滤其中的杂质再排放出去,这样锱铢必较的吸收能源,难怪能耗低。住户们有动力安装各种各样的环保节能设备,是因为政府的政策。政府鼓励住户自己发电,比如在房顶上“种”太阳能。但自己种出来的太阳能无法储存,所以政府就收购各家各户种出来的太阳能电,大家还是从国家的电网中用电。不同的是,国家的收购价格是用户用电价格的三倍。这样积极的政策,自然很容易推广太阳能、地热和空气源动力。我们会在节目里认真讲房子,所以这里就先不罗嗦了。

                  樊登德国行

                                            绿色德国

    陪同我们的“德中同行”夫妇向我们介绍说,德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秩序。如果失去秩序,德国人就会觉得很不自在。他们见面打招呼并不说:“你吃了吗?”而是说:“一切还都合乎秩序吗?”这种讲求秩序的文化大大降低了社会的各种交易成本,比如: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地铁甚至小旅馆都没有人收钱,使用的人根据旁边的说明自己缴费;车速可以很高,因为不用担心有人会突然并线出来,更没有人右侧超车;堵车的时候大家会自觉地按照拉链式礼让通过……看起来好像做什么都没有人管的样子,但其实大家都觉得管得挺严的。因为这是一个公共的利益,一个人破坏规则打破秩序可以获得短期的利益,但随之而来的是监管的加强和相互的不信任,从而提高交易成本,最终损坏的是全体的利益。所以你所得到的监管是全方位的,除了警察和摄像头之外还有仗义执言的邻居和陌生人。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因为此,我们才会对于破坏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具有过高的宽容度,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有罪推定式”的约束。

    也正是因为德国人的秩序感,所以他们的产品质量都非常好。我们的德国朋友说他们收入并不高,但并不觉得不够花,原因竟然是买回来的东西都不会坏,从组建家庭开始一点一点买东西,不断的积累,生活就越来越好了。德国有很多著名的企业:西门子、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阿迪达斯、PUMA……。让德国人自己来讲,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民族“老实巴交”的。我有点不接受,提到了希特勒,他们说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一群德国人被一个奥地利人忽悠成那样还不是老实巴交惹的祸?德国城市里的停车位也很紧张,第一天晚上我们就在纽伦堡城里绕了足有半个小时也找不到车位,车上的人有饿有内急的,都催促着快点停吧。明明看到很多空车位,而且已经是深更半夜了,为什么不停?开车的是德国哥们,虽然在北京混久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但德国人的轴劲还未散,或者也是为了给我们展示德国人的秩序感,就是不停。因为那些空着的好位置要么是残疾人车位,要么是给单身女性驾驶者留着的专用车位。我们说这么晚了不会有单身女性驾车出来的,他说那可不一定。真把人急的没法儿没法儿的。

    还有一点收获是政策层面的,政府如果真想鼓励群众做一件事,就要通过具体的政策来实现它,而不是通过口号来号召大家。比如前面提到的太阳能问题,政府花三倍的价格收购人民群众自己种出来的太阳能电,自然效果好。咱们也提倡太阳能,可是不但没有鼓励政策,很多小区都不让装太阳能。德国为了解决垃圾过多的问题,规定每个小区花钱租用垃圾桶,桶越大收费越高。住户为了省钱,自然就主动减少垃圾量。为了回收废旧塑料瓶,政府规定每个依云矿泉水的瓶子价值5毛钱(相当于5块人民币),购买者在买的时候就包含了进去。喝完之后要自己把瓶子送到回收的机器里去,机器自动识别并且吐出相应的金额。这都是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政策,但都非常有效。政府如果把研发的精力放在政策精度上,而不是跑官卖地应付检查,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很多。

    美国有个经济学家写了一本书叫做《性越多越安全》,主要讲公共利益和个人选择的问题的。这个原则在森林覆盖率问题上同样有效。书里说保护象牙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允许象牙交易,你看,人们允许吃肉,所以牛羊猪越来越多。象牙不许交易,所以没有人愿意养大象,同时象牙又会更贵,盗猎的人会更多。森林也是一样,一味的保护和禁止开采,会导致没有人有动力种树,只有人有动力盗伐,盗伐就容易造成乱砍滥伐。如果森林可以商品化,有了商品属性和私人归属,放心吧,森林覆盖率一定会上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有那么多的木头房子,同时也有那么多的森林的原因。

    那几天恰逢德国大选,默克尔在我们的关注下获得了胜利。我们的德国哥们反对默克尔,他就一定要去投一票,这就叫做公民精神,这个社会上的一切都和我们每个人有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