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与刘封.....
(2023-06-19 20:26:14)《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后人有诗叹曰:“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又有诗论玄德曰:“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刘备早年境遇不佳,流亡各处,所以老大不小了还没有子嗣,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不得不考虑收个养子,当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遇到了刘封,见刘封是个孤儿又很机灵,遂将他收为养子,改名为刘封。后来刘备入蜀,二十多岁的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这是刘备愿意将他收为养子的原因之一,刘封开始领兵跟着诸葛亮。张飞等人向西进攻益州,在这个过程中,刘封作战英勇,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益州被攻克后,刘封以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
在刘备攻汉中的时候,刘封还代替刘备站出来挑战曹操,被曹操骂:“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之后曹操以让儿子曹彰前来对阵刘封为借口撤军。
219年,上命孟达攻打上庸郡,刘备怕孟达无法攻克上庸,于是让刘封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他们在上庸会合,开始攻打上庸郡,逼的上庸郡太守申耽投降刘备,上庸三郡全部被刘备收入囊中。
上庸三郡刚占领不久,关羽在围襄樊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遂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这样的:“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关羽曾经反对刘备收刘封为养子,其实这一点关羽是有远见的,因为义子和养子不一样,养子是有继承权的,刘备当时没有儿子所以收了刘封为养子,但是如果今后有了儿子,那刘封该如何自处,所以关羽当时并不同意刘备收刘封为养子。]
但问题就在关羽“连呼”刘封和孟达,这说明关羽曾数次要求刘封和孟达,均被拒绝了。刘封和孟达不寻思就应该知道情况紧急,要不也不会连连要求,但他们最终还是拒绝了。而他们的拒绝,间接导致了关羽大军的大败,关羽死了,大军损失严重,这场战争如果胜了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失败,却是让刘备相当难受。
当然,刘备虽然生气,但并没有处罚刘封,如果刘封在后面能够再立战功的话,也可能消解刘备心中的怒火,但他没有。
当初他以稳定上庸三郡为理由拒绝出兵,后来却又没有保住上庸三郡。
刘封和孟达之间多有摩擦,而刘封仗着自己的身份压孟达一头,甚至武力夺取了孟达鼓吹的乐队,逼的孟达修书一封给刘备,然后带着自己的老部下投奔了曹操。他自己投奔了不要紧,又奉曹操的命令反过来攻打上庸三郡,而申耽和弟弟申仪也反叛,打了刘封一个措手不及,刘封只得灰溜溜回了成都。
刘备见到这个养子后,心中涌起浓浓的失望,对刘封一顿批评,《三国志》记载:“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刘备考虑再三,最后下令赐死刘封,刘封在自尽的时候说:“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原本孟达攻打上庸三郡的时候,曾写信劝刘封降魏,在孟达看来,刘封的身份极为尴尬,留在刘备身边不如降魏,但被刘封断然拒绝了,他从没有想过要背叛养父刘备。
所以,刘封虽然不会"啖父",但是会"坑二叔",当然,这个叔叔也不是亲的,而是桃园三结义结拜的.(和养子同"格",都是"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