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被检出致癌物
------奶制品安全问题何时了?
国家质检总局12月24日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其中,蒙牛乳业(四川眉山)工厂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1超标140%。
黄曲霉素M1是什么呢?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在卫生部官网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有很强的致癌性,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微克/公斤,粮食中黄曲霉毒B1为10微克/公斤。
牛奶中的黄曲霉素怎么来的呢?
牛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因为奶牛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所致。像玉米、稻谷、豆粕这些饲料放得久了就可能发霉产生这种毒素。如果奶牛是吃新鲜青草的话,牛奶中就比较少检出这种物质。据介绍,即使是牛奶加工中用高温的巴氏杀菌法也无法清除黄曲霉毒素。
蒙牛就此事的回应如何?
蒙牛25日在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并表示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公司将对全部产品进行封存和销毁。
奶制品安全问题何时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奶制品的日摄入推荐量是300克/天,可见奶制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无疑是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奶制品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补充优质蛋白和钙元素等营养素的主要食品来源。
但是,近几年来奶制品问题却此起彼伏,牵动着每个老百姓的心。从“三鹿”到“蒙牛”,从“三聚氰胺 ”到“黄曲霉素”,名牌产品屡屡出问题。更有因“降低奶制品的标准”引发的全民恐慌。不得不让人问一句“奶制品安全问题何时了?”。虽然“蒙牛”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作出道歉的姿态和销毁的的承诺,但是如果致人生癌最后导致死亡只是一句“对不起”就能息事宁人了吗?这要让消费者和死者亲属情何以堪?单方面表示“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能让多少老百姓信以为真呢?质监部门的抽检又究竟有多大的公信力呢?
难道这样的事情就不能不发生吗? 亡羊补牢只能警示后人,控制源头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
一方面,对奶制品这样的关系到老百姓身体健康,和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生活资料,国家质检部门以及卫生监督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增加执法透明度。一句话拿老百姓的钱(税收发工资),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另一方面,企业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产供销的每一道环节,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创立品牌、树立形象、赢得口碑的法宝。也是企业稳健、长远、永续的发展的基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最后,老百姓自己也要擦亮眼。话说出来我都觉得心虚,我们如何擦亮眼?我们不可能具备检测设备,最多只能看看产品标签、生产日期、产品配料。那就关注一下新闻吧,关注一下食品安全问题,关注一下营养健康问题。即使有了这样和那样问题的出现,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国家的质检部门,相信企业的良心,毕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北京营养师训俱乐部成员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徐锦溪(原创)
tel:13911306983
QQ:15809526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