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年冬至吃饺子,今年营养大不同

(2011-12-22 11:36:29)
标签:

健康

年年冬至吃饺子,今年营养大不同

http://s7/bmiddle/5d97b661tb6e7fc0c35d6&690

 

     按民俗,冬至这天就要吃饺子, 预示着年关将近、数九开始。可是吃了N年饺子,只是觉得热乎温暖,还真没仔细研究过饺子的门道。仔细分析后才有了这篇“年年冬至吃饺子,今年营养大不同”的感慨。

     老百姓有句话“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之所以成为谚语广为流传,就是因为过去人们生活水平很低,吃上饺子,是每每过节过年才能享用的美食。而且饺子营养价值也是可圈可点的。

     1、饺子皮的材料一般是面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又是机体获得能量的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面粉里还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缺乏能引起疲乏无力、烦躁不安、胃功能紊乱等躯体和心理症状。而且面粉里还含有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虽然量少但也是人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很好的摄取途径。

     2、饺子馅食材丰富,营养多样。饺子馅料所使用的食材真是五花八门,荤的素的都有、海鲜蔬菜混搭,而且不同地域馅料又分别各有特色。大街上随便问一个路人,估计都会如数家珍般的说上十几种。其中不同肉类、蛋类和海鲜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各种蔬菜又提供人体必须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

     3、大家都知道“原汤化原食”,其原因是饺子汤里含有面粉里溶出的维生素B族,能帮助胃肠蠕动,更好的消化食物。

     所以不难看出传统的吃食---饺子,别看个头小,其实营养大,而且饱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饺子的加工制作,馅料的配比却出现了诸多误区。

     1、速冻饺子铺天盖地的广告,把上班族吸引到超市,购买这种省时省事的方便饺子。其实,不管从食材的新鲜度,还是营养成分来讲,速冻饺子和手工现包的饺子都无法比拟。而且从使用安全卫生的方面,速冻饺子也是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比如前些日子某知名品牌的饺子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原因不一定设生产厂家的原因,速冻饺子的储存不当也是菌出得重要原因。

     2、还有一个馅料的调制上高油高脂。生活水平提高了,做饺子馅的时候不用考虑买比起肉、放不起油了。吃着流油、满嘴留香成了饺子的招牌形容词。于是脂肪的过度摄取,使现代人肥胖、心血管疾病、各种代谢疾病的罹患率大大提高。

       最后给大家指几招:

       1、饺子还是自己包。

       平常忙周六日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以来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和营养,二来也让家人在团结协作中促进感情和交流。

       2、如果真是不得已只能选择速冻饺子的话,那您上超市就要“心明眼亮手勤快”了:

       (1)看冰柜是否密封不敞口,温度是否保证-18度。这样才能保证饺子在储存期间不变质。

       (2)拿饺子有学问,表面不拿底不碰。表面因为长期接触室温势必有解冻变质的危险,底部也许储存时间长营养素流失多。

       (3)饺子袋表面有霜不怕,但是包装袋里饺子不是独立个体而是有板结、有粘连的,就不要购买了。这种情况是速冻饺子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有解冻的过程,而解冻能造成饺子滋生细菌。

       3、馅料的调制有讲究。应该本着少油少盐,食物多样、荤素搭配的原则。

 

         在这祥和的传统节气里,希望大家其乐融融、合家欢乐!让家人享用了传统美食饺子的同时,收获营养和健康!

 

 

 

 

 

 

 

 

 

                                                                     北京营养师训俱乐部成员

                                                         徐锦溪(原创)  

                                                                 tel:13911306983

                                                                 QQ:15809526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