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2016-01-06 16:56:45)
标签:
抗震性能化设计 |
分类: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
1.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概念
(1)结构位移比>1.5(1.4)并且≤1.8,扭转平动周期比>0.9(0.85)并且≤0.95时,应做基于性能中震抗震设计。
(2)对复杂超限结构,专家委员会根据超限细则,都会提出中震弹性(不屈服)设计。
(3)采取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不满足规范,进行妥协的底线,在此底线的基础上,做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以进行加强。即做中震弹性计算。
(4)应该明确一点,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是两个概念。
(5)保持弹性是指不考虑内力调整的抗震验算,地震力放大2.8倍。
(6)不屈服指内力、材料强度均按标准值计算,并且不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7)中震弹性要比中震不屈服的要求严的多,对于抗震等级在一级以上的构件,通常按小震弹性计算得到的配筋要比中震不屈服的大。
2.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内涵
(1)中震弹性设计:
a.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倍取值。(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b.内力调整系数取为1.0。(抗震等级改为4级)
c.其余分项系数均保留 。
(2)中震不屈服设计
a.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倍取值。(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b.内力调整系数取为1.0。(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
c.荷载分项系数取1.0。(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d.抗震调整系数γe取1.0。(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
e.材料强度用标准强度。(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混凝土的强度,但钢筋及钢材强度要手动修改)
(3)中震弹性设计取消内力调整的经验系数,保留了荷载分项系数,也就是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属正常设计,相应的配筋也大得多。
(4)中震不屈服设计已经去掉所有安全度,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