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2016-01-06 16:56:45)
标签:

抗震性能化设计

分类: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1.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概念 
(1)结构位移比>1.5(1.4)并且≤1.8,扭转平动周期比>0.9(0.85)并且≤0.95时,应做基于性能中震抗震设计。 
(2)对复杂超限结构,专家委员会根据超限细则,都会提出中震弹性(不屈服)设计。  
(3)采取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不满足规范,进行妥协的底线,在此底线的基础上,做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以进行加强。即做中震弹性计算。
(4)应该明确一点,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是两个概念。 
(5)保持弹性是指不考虑内力调整的抗震验算,地震力放大2.8倍。 
(6)不屈服指内力、材料强度均按标准值计算,并且不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7)中震弹性要比中震不屈服的要求严的多,对于抗震等级在一级以上的构件,通常按小震弹性计算得到的配筋要比中震不屈服的大。 
2.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内涵 
(1)中震弹性设计: 
a.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倍取值。(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b.内力调整系数取为1.0。(抗震等级改为4级)
c.其余分项系数均保留 。
(2)中震不屈服设计 
a.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倍取值。(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b.内力调整系数取为1.0。(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
c.荷载分项系数取1.0。(PKPM中直接修改该参数)
d.抗震调整系数γe取1.0。(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
e.材料强度用标准强度。(勾选按中震不屈做结构设计,程序自动实现混凝土的强度,但钢筋及钢材强度要手动修改)
(3)中震弹性设计取消内力调整的经验系数,保留了荷载分项系数,也就是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属正常设计,相应的配筋也大得多。
(4)中震不屈服设计已经去掉所有安全度,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以上设计方法都属于性能设计的范畴《抗规》中对中震设计的内容涉及很少,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判断标准和设计要求。我国目前的抗震设计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的。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随着复杂结构、超高超限结构越来越多,对中震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