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到深处是真酷。


标签:
芷润奥运盛奠7.27谢绝转载。 |
分类: 【芷润独钓寒江大雪】 |
如果没有奥运圣火的燃烧,我早已然忘记这个夏天的样子。7.28凌晨四点爬起床看伦敦开幕式直播;首日看易思玲斩获首金,看女篮力抗捷克,看李娜、庞伟意外失利,看王明娟十年磨一剑金牌奖台上落泪,看孙杨势不可挡完胜韩国朴泰桓勇夺男子游泳奥运首枚金牌;7.29看初为人母的郭文珺险象环生最终以最后一枪10.8环的颠覆性大逆转夺冠…………总之,这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事,尽管不是在自己国家,芷润一如既往是怀着膜拜奥斯卡盛典般带着点子宗教情怀深更半夜守在电视机前沉迷其中的。一个个鲜活果敢积极主流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深深刺激了我——刺激了一个平日介一贯冷漠麻木悲观忧郁颓范儿的北京女青年:芷润那颗怪异的小小小小小心肝儿。打了鸡血,上了满弦,神经矍铄,一股子劲儿吊得老高,一副欠扁的、打不死的铁人模样儿,生在红旗下长在电视前,恨不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飞上比赛场弘扬奥林匹克震撼全人类骄傲全中国…………只可惜,芷润自身的资质,决定了自己的能力有限,怀才不遇谈不上,报国无门啊,报国无门。
仅存的一点未死的激情跟热情亢奋着我,亢奋着2012这个溽暑难耐的八月酷夏。盛事华采中,特别适合二,纷扰人世中,独你缺心眼。心眼有时必须缺,人生有时必须二。是耶,非耶,喝干小二。一朋友掰饬我说:奥运关你丫什么事儿?得再多的金牌也没你的份儿,看了几场奥运赛事兴奋了几宿就能飞黄腾达了吗?能家门荣光了吗?能抱负远大了吗?能心灵逆转正派主流了吗?都扯淡的事儿——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我觉得是这么回事儿,他的那些“能……吗”式否定疑问句,在我这里全可以用两个字儿概括答复:不能。但是,我还想说:一年365天总远颓着丧着,跟一年到头儿天天激昂铿锵、总远保持一终极高八度巨High的状态——同样缺心眼儿。新一代青年儿的最理想人生状态是:颓着颓着再在某一个时段因了一个什么事儿陡然螺旋式回旋向上、积极振作起来、不至于触碰堕落的底线、不至于狂颓到彻底虚无,所谓玩世不恭仅仅只是抗击现实打压的一种处世姿势跟效果——悲观麻木颓丧完了,还得学学星爷那无厘头式经典大笑,或星爷电影里御用典范、五大三粗的“美女”如花那不论怎么被海扁依然不屈不饶地飞扑死抱“她”男人大腿的强悍到没脸没皮格调儿。也就是说,颓可以,不能真就废了,时不常儿吊儿郎当一下,时不常儿正面强强提拉一下,养精、蓄锐、之后,再继续无比正常的必经生活……
比之奥运情结,书籍阅读写作更能令我欣喜,且永久性地青睐。阅读经典可以让自身到达一个点,这个点不见得有多高,但它总能够提醒你:生命底有点什么存在着、改变着、涌现着。炸开来一股璀璨景况,沉浸,入迷,再暗淡下去;或许懵懂,或许心存迷惑,或许有如当头棒喝顿开新颜,或许云山雾罩完全发蒙…………我的诵读心境体验可谓五花八门。读歌德的史诗巨著《浮士德》,不如他早期的书信体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般:让人畅快抒怀、通俗易懂、意犹未尽。《浮士德》这部悲剧宏著比古希腊《荷马史诗》薄多了,却看得那叫一个费劲巴拉、断断续续。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这个德国老头儿把一件“主人公浮士德跟魔鬼签约赌自己灵魂而后经受百般奇特考验终有一番升华灵魂得到救赎”的破事儿写成了将近五百页的巨长怪诞神话诗剧,太絮叨了,太啰嗦了,其中还穿插着歌德大师对当局一些政敌的冷嘲暗讽,十多万字儿的诗句看得自己头脑发胀、不知所云……诗剧翻译得并不精彩,可惜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否则诵读原版自己释义应该很是快意。像阿尔蒂尔·兰波、赖纳·马利亚·里尔克、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珀西·比希·雪莱等等这些老外诗人,那些抒情和叙事表述还好理解,那些隐喻明喻暗喻借喻看后让人难受得想死……我想他们老外看咱们国家的屈原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白居易、徐志摩闻一多何其芳戴望舒、北岛顾城舒婷海子等等这些牛逼诗人也一样,肯定囫囵吞枣满嘴放炮——因为根本就不在一个情感套路跟语境里面,怎能生出多少共同语言?!。
再说说写作。通常可以归类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写出来的东西比活的作者本人更生动鲜活一点儿;另一类是活人本身比写出来的东西更生动魅力一点儿。我个人向来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的底蕴跟手感更真实有力,妥帖信服。写字儿的人永远无法避免孤芳自赏甚至是自恃自恋自傲……然而,好的写作者跟坏的写作者最重要的区别——往往就是能不能时刻警醒自己别陷入自戕自溺的漩涡里去,便是了。
还有乾坤两点:敬勉警诫自己,同博里的看官朋友。
文字创作最绝地逢生的要点是:如果你做的事情太安全——那么就做些危险的。
人的真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而非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