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润·恚芷润读书。 |
分类: 【芷润独钓寒江大雪】 |
有个外国作家把爱情比作一片面包,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只煎鸡蛋,因怕蛋黄溢出,总是不肯坐下,后来他找到医生——医生让他随身携带一片面包,在坐下来之前把面包片置于屁股下,终于,他可以正常地活下去了……
读完这个英国作家的日记,我的内心无比凄凉。
我怎能承认自己对真爱的向往渴求竟然与一个妄想症病人找寻一片面包相等同呢??!
我深晰:自己不是一只煎鸡蛋,即使是——也是一只为了真爱可以粉身碎骨的煎蛋。
因而,我扪心反问:现在所谓的爱情小说真正为读者解决了什么?
我想说——正如那个英国作家一样,他为所有那些“惶恐蛋黄溢出的煎蛋们”解决了恐惧。
可那不是来自爱情的恐惧,那其实恰恰正是生存的恐惧。
在书市书海的各个角落——要找到“爱情”俩字是一件何其轻易的事。
然而,现在倘若你再奢望从前看琼瑶三毛时曾有过的激动感动;
倘若你再期冀渴慕那种痛苦而又心醉的浪漫气息——那么,只能说你在做梦妄想。
不知何时起,文坛就兴起了一股爱情必须与心理、哲学并存而生的流行风气,在此之后的情爱小说就仿佛是一只只手握寒光逼人的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下手而就——极尽冰冷通透之能事。
哪怕是对狂热痴醉的“热恋”描绘,作家们也深酝剖析之道,下笔之生狠,惟恐自己所写的变成真正的爱情小说。
倘若在我青春懵懂的那些岁月,我没有读到过斯基洛夫斯基、勃朗特姐妹、谷崎润一郎,没有读过那些情感与欲求极其纯净清晰的故事,而读的却是村上春树——那么我内心会是怎样的一片悲凉与荒芜……
人生,在如村上春树的世界里变成一个又一个毫无目的、零碎无续的动作。
温暖与理想,从此消失。
纯洁——我想应该就是对爱情的信仰。
我丝毫不介意旁人因此说我肤浅幼齿。
我坚持始终如一地爱读爱看那些满是纯正爱情原味的小说电影,欣赏爱慕那些有崇高的爱情信仰的人。而今,我炼就了一双慧眼:对于那些打着真爱旗帜自诩为爱情故事的书籍巨著,只要随意翻上几页,便能嗅出其到底是不是一部真正的爱情传奇。
没有信仰的作者是根本无法令人动容与信服的。
然而信仰——恰恰却正是衡量一部爱情书籍的最正宗而恒准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