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心灵绿茶婊绿茶攻击情感 |
分类: 心探索每期亮点 |
“绿茶婊”是什么?“绿茶”和“婊”两个有着强烈反差的词,为何会被组合在一起? “长发飘飘,裸妆,多愁善感,爱装清纯,异性朋友多,喜欢暧昧,貌似无辜地吸引男性,其实却暗藏心机,野心比谁都大……”“绿茶婊”一词被网络造出后,甚至有人专门列出数十条“甄别标准”,教人如何辨别“那些外表清纯,却暗藏心计的女人”。此话题一出,引起了网络男女和各大媒体的纷纷热议,争论争吵有之,谩骂攻击有之,更有甚者,找准名人或生活中的人对号入座,给对方扣上“绿茶婊”的帽子,于是,又掀起新一轮的人际冲突……
大多数男人喜欢女人温柔、娴静、纯洁,而这样的女性却很容易引起同性的排斥与反感,从网络上的激烈言辞便可见一斑。生活中骂不出口的语汇,敲打键盘间,便可以犹如非己所为一般,泼水一样涌动而出——而缘何我们会被他者的存在触发愤怒?在激烈的网络口水背后,折射出的又是每个人心底的哪个潜在部分?语言背后还有语言,骂“绿茶婊”的同时,每个人真正需要看到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绿茶无害,婊有毒
Ray 男35岁 事业单位中层管理
跟女性多有母性本能相似,男性看见比较弱小的女性,会激发其父性本能。这类人畜无害,处处可怜又动人的女性尤其会激发男性的帮助欲,帮助她们可以体现男性存在的价值,而男性主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体现自己的雄性能量。如果女人个个都像武则天一样,独立到滴水不漏,那还要男的干什么呢?因此,这类女性反而容易受到男性亲睐。而“绿茶婊”的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攻击方式让她们富有一定的异性竞争力(尤其是和“男人婆”女人比起来),只要不破坏别人感情,抢人家男朋友的话,就无所谓了,但如果伤害人了,也就是品质问题,不值得提倡。对女孩子来说,性格上小鸟依人讨喜,但如果以美貌来获取别人钱财,贪图名利,那男人也是聪明的,可能只不会认真地走下去。所以,绿茶无害,婊有毒。
做绿茶,挺好
艳阳天 女 31岁 客户总监
这个词流行的那阵子,我还被人暗讽过“装模作样的绿茶婊”。出言者满眼微笑,盯着我的长中分发,瞪出一副迷糊的眼睛,仿佛还期待我自己承认:嗯,就是的!呵呵,真是好笑——到底是谁在假装无辜地攻击和伤害人?因为做客户总监的缘故,所以脾气必然练得进退有秩,温和柔婉,人缘好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心怀感恩,助人助己,施受并行,这是天道,为何不做?生活中倒是流行另一种以“豪爽、直接”为旗号的言语和行为,肆意地攻击、诋毁其他人(尤其同性),仿佛全天下属她最无城府、有甚说甚——其实心底里满是自卑与软弱。这是TA们的业,随TA去吧!嗯哼,做一杯幽香袭人的绿茶,挺好。干嘛放弃做一个美美的女人?是不是婊,时间会赐福给有缘人慧眼。看清自己,活得心安,才最重要。
集体的狂热,是自请入瓮
林子 女 29岁 自由撰稿人、占星研习者
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写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网络上的“绿茶婊”事件就给我这样的感受。在没有清晰明确出一类族群的特征,甚至连这个所谓的族群——“对象”都不是很明晰存在的时候,用构想、以点带全的推理演化出一个模套,然后咣当放在一个又一个女性身上,这是我们时代的个体丧失独立思考精神的哀处,也非人性进化的正向光辉。将自己融入集体,是安全、本能的社会性动物的动作。“群体很少对主观和客观加以区分,它把头脑中产生的景象也当作现实。”如果区分不出投射还是真实,辨认不清自我需要或自保需要,那么由人退化至猿猴的那一幕返祖滑稽戏,不远矣。
甘劼:资深心理咨询师,传统文化讲师,职业规划师,具备丰富的咨询经验,擅长处理婚姻情感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个案。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核,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应用教育及传播。
心探索:对近期流行的所谓“绿茶婊”言论,包括其他一些网络语言暴力,您怎么看?
甘劼:我不甚赞成“绿茶婊”的叫法,单从为这一女性形象的定义来说,我不认同这种价值取向。因为即使装纯、有野心,也需要有男人来配合。如果把所有的攻击都放在他人身上,不免会忽视了社会文化和男性在这些问题上应负的责任,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男权主义。同时,这也会造成其他女性的责任转移。所以,如果让我来评价,我倾向于称呼“绿茶”。
从大众心理学的观点:群体感情的狂暴,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个人摆脱了自己无力无能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语言暴力隔着屏幕却仍能给人带来丝毫不逊于近身肉搏的伤害性后果的原因。拉帮站队也是东方社会的一个特色,在这背后,衡量、觉察个人与集体之间积极正向的自由与亲密度的关系程度,非常重要。
心探索:男女大不同,对于“绿茶”的看法和评价也都有很大反差。网络上的言论评价多来自女性,排斥、反感,用词激烈或者公然攻击,——这到底掀动了同性内心哪根神经?缘何女人相轻?
甘劼:从原始本能来看,雄性一般是被认为竞争性更强的,但雄性的竞争主要是围绕着“交配权”,往往以实力对比为基础。放到人的层面,则变成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和权力的比拼。获胜者如动物一般,得到“领地支配权”,在这个范围内,其实不存在其他同性。雌性个体之间的竞争则有所不同,更类似于“主导权”,在“领地”范围内,可能有不止一个雌性。从人的角度看,这就演变成谁更重要,更受到掌控领地的男性重视。这不仅能从中国封建的多妻制的“谁做大谁做小”的激烈竞争中看到,在其他文化的类似情形下也能很清晰的展现。
而“绿茶”的行为模式,恰恰是女性集体心理中比较敏感的内容雷点。
对男性来说,其实本质上并不在意女性为自己争风吃醋,所以你会看到男人一般不会排斥绿茶。但对女性来说,“绿茶”就有可能让人忌恨,甚或引起攻击。这一类的女生受到男性欢迎可能具备了几种特质: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下,对于完美女性的描述可能包括着贤良聪慧、温柔体贴、含蓄隐忍、痴情专一。“绿茶”可能恰恰满足了其中一些部分,这也是女性能量之美的正面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回到开头,如果一味攻击、完全否定,我们是不是也在巧妙地责任转移?这其实也是值得其他女性思考和观察的一点。
心探索:网络上有些男性对此是持批判、攻击态度的,这背后是怎样的微妙心态?你是男性,如果这类女孩子出现在自己周围,你会怎么对待她们?
甘劼:男性的语言攻击,背后还是不安全感作祟。无法掌控、不可捉摸、难以把握……情绪能量很容易为女性所体会、接纳,男性则不然,阳性能量天然恐惧被吞噬,因此便会出现抗拒甚至极尽排斥的态度。真正需要学会的,还是面对和拥抱内心的阿尼玛(荣格提出的女性意象原型)。
一方面,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讲师,我确实不太喜欢女生化很浓的妆(大多数男人都不喜欢),对于“绿茶”们身上存在的一些特质,比如说较安静、温柔、不排斥和男生谈论一些话题,我是愿意接受的。相信对于很多男性来讲,在一些场合中有女性愿意留到最后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然而另一方面,我对表面功夫做得太足显得太过聪明的女生多少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她常常通过凸显自己或攻击他人来展现(如喜欢说追自己的人可多了)。综合这两个因素,我可能会跟这一类的女生保持适当的欣赏距离就好。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会在岁月中慢慢沉淀。
杨菲朵:攻击的背后是匮乏
杨菲朵,曾为资深媒体人。现为摄影师,全职妈妈,一直关注女性心理成长题材的写作与探索。
心探索:你如何看“绿茶婊”话题的热议、众人的言词喷发?
杨菲朵:不愿意相信这样低俗的议论会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更不愿意看到有女性参与其中对另外一些女性作出批判,看上去是道德标准,其实是对女性整体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尊重。但当下的社会现状确实就是这样,虽不愿意看到,但还是必须接收,心里有一些悲伤,为那些随随便便去伤害别人的人们,这些负面能量是双刃剑,伤人又伤己。如果说这个世界已经开始败坏,我们惟有从自己出发,做一个更好的人。
心探索:女性面对同类反而内心容易升起苛刻、挑剔、嘲讽,归类站队……能讲讲你所观察、感受到的这种攻击与战争能量么?
杨菲朵:因为自己是女性,从小感受到很多类似的事情。每个人表面上都作出一种向善的姿态,但因为各自的成长、经历和局限,需要学习很多的功课才能真正成为善良的人,或者用一个更准确的词语“慈悲”,慈悲不单单是对自己,更多的是针对别人。女性之间的战争,其实大多数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这些非正式的伤害和潜意识,就像一面镜子,用攻击别人的方式,获得自身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同时也显露出自己的匮乏,其实是很可怜的。
心探索:要想填补匮乏,必须先从自己内在的力量开始发掘。任何个人成长与爱之能量的滋养,都离不开自爱。
杨菲朵:“不忧不惧不抱怨不解释”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目标有了,但还需要学习和修行。任何的情绪都是无常的,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百转千回的原因,我们没办法拒绝这些情绪的发生,但完全可以去观察它。一个女性想要成长,想要变得更强大更独立,惟有去探索自己,把自己抛出去,苛刻自己的同时又真正接纳自己,再没有别的方式和途径。一切从自己出发,最终又回到自己,这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都是珍贵的礼物。
《InnerLight心探索 》【水瓶时代出品 www.aqrage.com】
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www.innerlight.cc/inner/spread/spreed.jsp?fromSource=ifeng_4229079&magId=FF8080813E764BD3013E8077
https://itunes.apple.com/cn/app/xin-tan-suo-za-zhi-hd/id514817410?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