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度取悦倾向吗?

标签:
中国取悦他人小竹九型人格情感 |
分类: 心探索每期亮点 |
文/小竹、任月
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注重人情和关系的国度里,曾几何时,我们盛赞身边的好好先生和知心大姐,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努力做到与人为善。我们也相信顾及他人的感受、迎合他人的需求,可以营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处事原则和心理底线。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长期地过度取悦他人,一贯地表现出慷慨、热心、乐于助人,永远为他人着想,永不say no,但内心却为此矛盾煎熬、痛苦不堪,不仅会形成心理病症,而且会助长他人的情感剥削。
九型人格中的第二型“助人型”(Helper),很好地描述了这样一种具有取悦倾向的人格特质:他们温和友善、慷慨大方,喜欢帮助别人。他们对别人的需要非常敏锐,但却常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对他们而言,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他们会对朋友投注很多的时间和心力,通过热心助人,得到朋友的接纳和欣赏,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我肯定和满足。然而,对自己的事情,他们却很少向别人提出请求,也绝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助人型”的影子,就好像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原型住在我们心底。差别在于,我们在迎合和帮助他人的同时是否能做到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和原则?在悦纳他人和过度取悦、丧失自我之间,能不能把握好分寸拿捏的平衡?
如果很不幸地,你恰恰是一个有过度取悦倾向的人,是哪些深层原因导致了你不断地忙于助人,却又因此疲累不堪、内心抓狂?本期的诊聊室,让我们来探讨这个微妙的课题。
主持人:小竹,本刊编辑
嘉宾:湖夫,女,27岁,记者
心理咨询师:任月
小竹:今天我们的诊聊内容是“过度取悦”。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人缘好通常是评价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我也发现,很多人缘好的朋友其实内在非常苦恼,因为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结果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两位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湖夫:有时候举手之劳,却可以让别人的生活更加顺利,我觉得这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挺依赖我的,主要是找我倾诉、聊天的状况比较多。因为在倾听方面,我还是比较有耐心的。
很多时候也会感到困扰,比如不想见人的时候,不想听人反反复复诉说那点事的时候。而且关键是倾诉者总没长进,就让你觉得有点烦了……不过,我还是很难拒绝他们。“人家都开口了,怎么能说不呢?”一般都是这样的想法,才导致后来遇到这种过度依赖的朋友就头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阅读《Innerlight心探索》Vol.27
http://www.innerlight.cc/inner/web.jspx?formAction=download&id=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