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旅行者:和自由无关

(2010-09-29 16:12:22)
标签:

旅游

职业旅行者:和自由无关

职业旅行者:和自由无关
来自OUT Vol.37 | 《职业非常规》

文/Kunyan

供图/梅森

 

最让人艳羡的工作

职业密码:辗转迁徙在北方和南方之间,在行走中收集民间美物、习惯性一个人上路。

代表人物:梅森,离家出走爱好者,京城多年主流媒体工作经历,现居大理,编书写专栏研究女性心理学。

 

没有哪一首关于旅行的歌会像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走得那么远那么深。远的是所有人对旅行的向往,深的是对意义的不同诠释,没有谁对谁错,所以永远没有答案……大家对于旅行的渴望,往往发生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但同时因为需要维持这种温饱的状态,当获知有人以旅行为职业时,剩下的就只有羡慕了。

 

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每天似乎都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不用起早挤地铁搭公车,自由支配个人时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背着背包行走在不同的国家、城市、乡间或丛林,不仅如此,重点在于,他们不但以旅行为生活常态,还能养活自己,干得好的还因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很多人都曾这样意淫过:生活若能如此,夫复何求!

 

很多认识梅森的朋友都对她说,“你很幸福呀,每天游山玩水,快活得不得了。”还有人羡慕她远离都市移居洱海畔的生活。梅森以前工作在北京,每当累的时候会到大理去休息,渐渐地,在朝九晚五的日子里,只在意杂志内容和编辑的她发现,日子总在重复,而她想要去做更好玩的事情,而大理是一个可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从那以后,她从打卡开会的日子里飞了出来,奔着很多人认为的,那所谓的自由去了。

 

如今主要从事图书方面工作的她需要走南闯北的四处去搜集素材,很多人在她的博客上留言说,你怎么能那么自由。可她总是回答,“不,我不自由!”大部分人所说的自由,是不需要打卡上班,想去哪就去哪,想干嘛就干嘛,不需要负责任的表面上的自由。“其实,人不能太自由,还是需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所以我说我不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我其实更贪心,因为我想做更多的事情。每天上下班、打卡、开会,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必须飞出那个笼子,不然我什么都做不了。不去上班,不是为了自由,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梅森如是说。

 

 

旅行就像是回家

职业旅行者:和自由无关
“在长途巴士上,你可以分辩出他们。那些背着竹筐或者方便袋子的是本地人;拖拉着很多行李,一路上说个不停的是不常出门的人;将背囊扔在角落里,一路上沉默的是经常旅行的人。”这是摘自梅森博客上的一段文字,看似平常的记述,却隐藏着一种长期在路上的痕迹,不是所有人都懂的。

 

目前,梅森正在做一本关于贵州民间文化的书,去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贵州。在不断行走深入的过程中,去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她告诉我,在这个过程中,危机往往要比享受来得多且深刻。本来只是单纯地想要去适宜的地方收集合适的素材,却遭遇了关于民间文化流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她的思维里,并没有所谓的旅行的概念,“最初的时候,每次出门,我会带着旅行者的好奇心、兴奋感、疏离感。但现在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工作,也是生活的常态。我想去了解他们,而不是释放自己。”

 

OUT:你所从事的图书方面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梅森:我做的图书中有摄影类的,也有民间文化的,还会筹备一些长线的题材,目前也在积累阶段。一般来说,这种工作的具体操作有三种。一种是杂志约稿,是有既定题目的;还有和政府或出版社合作的,有大概方向,但需要我自己掌握内容和操作模式;还有一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比如用几年的时间,关注一个内容,慢慢积累,也许将来可以和出版社合作的。比如现在正在进行中的一本关于贵州民间文化的书就需要总在外面跑。

 

OUT:做民间文化类的书,一般来说周期是不是挺长的,需要反复去实地考察?

 

梅森:是,非常长,去年一年的时间,我几乎都呆在贵州。这种“长”也带来了一些困惑。首先是新鲜感,你很难长久的保持这种状态;其次是作为外来人,无论你去多少次,还是很表面,总觉得不够深入;最后当然也是经济周期会拉得比较长,哈哈。

 

OUT:在出外搜集素材或是工作旅行中,一般每天需要做些什么?

 

梅森:去之前要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阅读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去到目的地,住在当地人的家里,有时四五天,有时一个月,通常我不怎么采访,大部分时间是观察和感受,重要的时候会录音。回来以后再慢慢梳理编写。住过的地方,很多都成了好朋友,之间一直保持联系。

 

OUT:带着工作目的四处行走和单纯的去旅行有什么不同么?

 

梅森:没有,这些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在旅行的时候,我的思维模式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比如几天前的一个早晨去爬苍山,我就在想,我需要用三四年的时候,去了解苍山上的各种植物。不同的海拔、不同的物种,如果把它们统统画下来,配上日记体,那该多好玩。所以,我去玩,也会有工作的心态。生活、玩、工作,我希望它们是一体的。

 

OUT:这样的生活是否也要考虑到现实问题?你从中获得了些什么呢?

 

梅森:我还没想钱的事情,不过做出来总会有人喜欢的,但问题是,得去做!这些事情,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需要花时间,我们的时间不就是用来花的嘛。我在大理的生活费用并不高,而我目前的幸福感蛮强的,因为基本上,我在走自己安排的路。或者说,这样做对我来说,就是救赎。它比稳定的工作,家人的陪伴更具疗效;比瑜珈,比心理咨询更具疗效,呵呵。

 

OUT:对你来说,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梅森:旅行就像回家,是回归。即便不舒适的旅途中也有美,我比较擅长发现美和光线。长途汽车和不那么干净的小旅馆都有它美的部分。破败的,腐朽的都很美……其实我不常回家,也不容易想家,不容易特别想念一个人,但是会常常想旅行。在北京的时候,我也常常去小胡同啊,公园什么,我也把那个过程叫旅行。过程才是旅行的主角。我希望自己是随时可以离开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什么状态,我不希望自己执着于任何一种,这样一来,离开就成了另一种融入,对我来说,离开就是为了回家。

------------------------------------------------------------------------

职业旅行者:和自由无关
OUT Vol.37 | 《职业非常规》

发行时间:2010-08-17

下载地址:http://www.outzine.com/mag/xplus.jspx?formAction=download&id=10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